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太极拳的习练——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19-07-22 2805 次查看

        太极拳的习练,不可忽视预备式。毫不夸张地说,对待预备式的态度,就是对待习练太极拳的态度,沉者则沉,浮者则浮。《太极拳经》开篇第一句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太极之动静,乃动中之静,静中之动。预备式,乃无极之静,即阴阳未分前的极静。无极一动,即分阴阳、动静、虚实和开合。
        预备式,即气功中的桩功。要求虚灵顶劲,舌舔上颚,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胯沉腰,意守丹田,守其九,余一成,注双足涌泉穴,入地三尺,做到神舒体静。
        起势,不可简单地臂动手提即尽,须以肩引肘,带动手掌上提。双臂一动,腰腿随之皆动。身体似松非松,将展未展,有提升舒展之感,使全身关节和肌肉松开,真所谓“一动无有不动”。须知,拳是外形,练体要动,属阳;功是内悟,修心要静,属阴。阴阳交融,动静参半,身心兼修,日积月累,才能养蓄灵机,积聚内功。
        从起势开始,整个过程,将是招式的运行和招式间的变换,循环往复,直至收势结束。除了要懂得上述关于松身的原理,习练中还须强调下述几个问题:
        (1)一动无有不动。一旦起势,不可出现手动脚不动,身动腰不动的现象。要腰动、手动、脚动,眼神也要随之而动,意念和四肢百骸,将一动无有不动,有一处不动就会散乱。若出现一处不动时,必于腰腿求之。
        (2)上下相随。上下相随,即所谓的“外三合”。外三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所谓合者,就是手足、肘膝、肩胯,上下对应,动作协调。其中肩与胯合,还有正斜之分。左肩与左胯合,右肩与右胯合,称为“四正劲”;左肩与右胯合,右肩与左胯合,称为“四斜劲”或“四隅劲”。上下相随,要求以腰为主要动力,形成根节(肩胯)催、梢节(手足)领、中节(肘膝)随的运动法则,引导内劲出入有序,绵绵不断。
        (3)内外相合。内外相合,即所谓的“内三合”。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正如杨澄甫的《太极拳术十要》中所说:神为主帅,身为躯使。所谓开者,不但手脚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
        (4)腰为一身之主宰。太极拳的习练,要特别注意腰的应用。整个身体,要以腰为轴,活如车轮。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切忌手脚乱舞,腰不动。所有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上下提落,运劲均须用腰发动,从而带动肩肘手。腰如弹簧,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直至指梢,使上肢犹如软鞭。腰与胯膝足的关系,亦然。
        收势,又称“合太极”,也是气功中的桩功,不可忽视,不可拔脚即走。仍须认真进行三调,即调身、调心、调息。调身,即检查和调整身上不舒服和不自然的地方;调心,即意静神舒;调息,即平心静气,敛神内省,息息归根,松静自然,直至恢复习练前的状态。收势时,如果气机盈盛,则可将双手向前捧气,翻掌下按,以意念引导气机,随掌心下行至丹田,此动作可重复几次。
        从起势至收势,是一个由无极而太极,再由太极复归于无极的过程。练至收势,有形归于无迹,气机亦须归于无迹,归于无极,方合太极之道、万物生息之理,方合自然。
        在习练中,要注意启承转合,发势为启,接势为承,变化为转,成势为合。在懂得和做到松身的前提下,太极拳的习练,将不难做到绵绵不断,招招贯穿,形如捕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整个过程,轻灵柔活,如行云流水;刚柔相济,似棉里裹铁。
        练太极拳要求精神集中还要放松,动作要严紧先说胳膊,当你胳膊做动作时时,肩是否放松,肘是否下坠,只要一动就要进行检查。整个手臂还要有向外的撑劲,练到一定程度,就会与脊椎浑然一体,肩肘的运动就要交给脊椎,由脊椎控制。时间长了,就能练出手臂的松沉劲。
        次说腰跨,一动就要检查是否放松,注意要与肩,肘,手,协调一致。练到一定程度,脊椎的运动就要由腰跨控制。时间长了,就能够练出腰裆劲。
        再说膝脚,一动膝脚就要放松,还要控制肩肘,腰跨的运动幅度。时间长了,就能练出力发于跟。
        比如,做前弓步的棚,迈出前腿后,肩是否是松出去的?肘是否是用坠意坠着出去的?腰跨是否往前松出去的?膝脚是否是慢慢的踏实,膝盖是否到位,膝盖到位是否控制住腰跨以上的部位停住。也就是,膝脚不动,其他地方绝对不准动一丝一毫。
        与其他拳种不一样,太极拳要求下面控制上面,这样才能练出整劲,才能练成浑然一体。
        力发于跟的目的就是,脚跟一有发力的蹬劲,身体其他部位必须同时跟上,这样才能用上整体劲。比如搬地上的重物,如果光弯腰搬这个重物,腰使劲,手臂使劲很难搬起来,属于身体局部用力。如果身体下蹲,手臂,腰跨,腿脚一起使劲往上搬,就容易得多,属于整体用力。联系到太极拳,当练到能松到脚跟时,用的就是练出来的整劲。
        总之,往前去,要往前松出去,往后去,往左,往右都一样。
        初练太极拳,一般是用手带动身体,练到一定的程度,就要用身体带动手臂。
        至于气感,是由于松的程度还不够,无法使得血管得到充分的扩张,所以才没有气感。太极拳属于放松中的运动,由于人们用力气用习惯了,肌肉的紧绷挤压肌肉中的血管等,使得血管无法横向扩张,更无法打通毛细血管,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做动作时,一要做到动作到位,再要做到一动无有不动外,还要再加重松的意念,可以说,松无止境,随着练的程度的不同,要不断的加重松的意念。
        这样练到一定程度,血管的扩张力大于肌肉的挤压力,气感就会出现,就能够打通毛细血管,就能够使得手掌通红(这一点要说明一下,手掌通红也因人而异)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