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太极拳散手——太极拳自学教程

发表于 2019-07-17 2939 次查看

        太极拳散手一直得到很多传统太极拳爱好者的关注,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太极拳散手的相关知识,喜欢太极拳散手的拳友们就不妨看一下吧!相信可以给大家学习太极拳散手带来帮助。
        太极拳散手
        太极散手是传统太极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与低架、快拳、排打功等同属太极拳武练范畴,与现行较普及的中架、慢拳、推手等文练范畴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拳谱上说,“文者,体也;武者,用也。”“文练之,则为内丹;有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修身养性之功;武练之,则为外丹;有矫健身手,防身御敌,以柔克刚之能。”练太极而不经武练,则难以致用。
        太极散手是用于防身技击的实战技术。它动作简洁明快实用,讲求以不变应万变。原为看家护院,经商走镖者所用。它在技法上不受限制,但凡人体要害部位,均在可击打范围。在实战中以剑法为拳法,讲究避实击虚,强调“不招不架,只是一下”,往往出手见红,一招制敌。不讲究观赏性。这是与现代文明和体育竞赛精神相悖的,再加上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近百年来已不公开传授。人们目前所能见到的一些所谓的太极神功者,实质多为太极拳文练体系中规范或不规范的推手练习,与太极散手是不相同的。
        传统太极散手是建立在文练和武练基础上的,它要经过“形、势、劲、意、气、神”六个层次的训练。这六个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相连,不能截然分开。它们层次分明,由浅入深,与长拳讲“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有异曲同工之妙。“形、势、劲”可视为外练,“意、气、神”可看作内练。有内有外,有阴有阳;内外结合,阴阳既济,相辅相成。
        形,为太极拳入门的初级功夫。拳谱上说,“形者,手足官骸也”。犹如练书法讲“先正其手脚”,练长拳讲“手眼身法步”。平时行功盘架子即是练形。当然,练形不是孤立的,它要与“意、气、神”相结合,至少要“形神兼备”,同时练意练气,否则是练不出真功夫的。拳谱上说:“练形以合外,练气以实内。”“练形不外阴阳,阴阳不明,从何练起?”太极拳理是根据传统哲学中的阴阳学说建立的。因此演练太极拳必须懂阴阳、虚实、开合、刚柔等互根互生、转化消长,变化之理。
        待形有了根基,便要讲究势和劲。太极拳原称“十三势”。以势命拳,在中华武术中极为罕见。足见“势”在此拳中的地位之重要。因此,正确认识并理解势与劲之内涵,熟练掌握势法与劲法,并运用它,是修炼太极拳技击真功的必由之路。
        太极散手理论盲点与技术缺陷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太极拳术逐渐形成了以柔和、缓慢、轻灵和自然为主的技术特色,而在太极拳技击功能实践与认识方面却不断出现了困难。当代拳家郑曼青为此无奈地强调:“太极拳技击技术之所以过人者,无他,唯有‘接劲’,而后化打。”并以“接、掷”重球为例,来比喻太极散手的技术方法。道理是球体轻,则易于撞(弹)出,而重的球体,则只能顺势接、抛。间接地说明太极拳对抗技法中同样存在“遇轻可撞,遇重则顺”的道理。太极拳的技击思想的核心技术在于如何掌握“接劲”技术。郑曼青对球体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太极拳的技击思想主要是取决于对手的强弱。而不可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技战术方法。从太极拳所建立的攻防原则看,应是从“敌强我弱”来确定技术和技巧。顺势、借力、化打即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反之,则是“敌弱我强”时应该采用的另外一种相反的技战方法。太极拳家们常担心一旦遭遇强手的挑战,如何弥补因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方面的缺陷。实战性搏斗的残酷性,往往反映在毫无优势技术和强悍的体能储备。任何一方都应有攻有守,这样,才会有灵活的技战术发挥。太极散手攻防技术之所以值得探讨,就在于用一种单方面的技战术方法去进行实战性思考。要认识太极拳技击攻防问题上存在着理论上的盲点,首先要承认技术上有不适合实战的局限性,也就不能过高估计太极散手真正的实践意义。
        太极拳十三势
        在普及性教学中,不乏将太极十三势说成是十三种方法的。这是不错的。但在具体解释是什么方法时,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知所云,讲不清。通常将“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称为八种手法或劲法,而将“进退顾盼定”说成是“五种步法”。这就值得考虑了。因为十三势不仅都讲“手足”,也都讲“官骸”,即每一势都包含“手眼身法步”,并没有将之分割成手法和步法两部分。
        拳谱上说:“夫发手击敌,全赖身法之助”,又说:“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从腰胯求之”。足见身法是十三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光将其理解成“手法与步法”。从太极散手技击的实践来看,用势法打人恰恰是太极散手的主要特征之一;而每一式都离不开特有的身法。所以太极前辈们既有“用势法打人”之说,又有“用身法打人”之说。身法到位是赢人的关键。在老拳谱中,将前八势归入八卦,将后五势纳入五行,这是采用古代传统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来阐释十三势。八卦,主要讲事物的阴阳变化;五行,主要讲万物相生相克。总的来说,都是讲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等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揭示万物之间的互根互生,消化生长的基本规律。可见,讲十三势是十三种方法是比较客观合理的,一定要讲成八种手法五种步法是值得探讨的。
        太极拳是智者的拳术。以势命拳本身可见其智之一斑。拳谱上说:“凡人自有生以来,三周未过,即能侧正、俯仰、高低、伸屈、平踏乱颤、进退蹬踢,此俱势出。”势,是指某种物体的动态过程。太极十三势,就是表现手眼身法步等“手足官骸”以某种方法运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方法就是“势法”。因此,十三势又可视为十三种势法。任何拳术之势,均为制人手段。凡势势相连,便不可阻挡。成语有“势不可当”之说,老拳谱上说:“势者,因制而制权也”。
        太极拳的势和劲是不同的。用阴阳变化,相生相克的理论都可以解释十三势,可以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这十三个字后面加一个势字,说明他们都是势法。但不能在他们后面都加“劲”字,说明势中未必都含有“劲”。也可以说,在用势的过程中未必或并不都表现“劲”。
        太极拳的“劲”是专指由神意控制的,与呼吸、动作完全协调一致的一种内在劲力。这种劲力是随着势最后发出的,故而常常以势命劲。例如,揽雀尾一式中有掤捋挤按等势,在演练时并非每一势都发劲,故只称势,不称劲;只有当其中某一势最终产生或发出了劲,才称某劲。如果在掤势结束时发劲,便称掤劲,捋势结束时发劲,便称捋劲。“进退顾盼定”主要指身法、步法、眼法等在防守进攻中的运动方式,一般不产生或发出内劲,便只称其为势,不称劲。
        当一个动作结束,尚未变化时,则称定式。定式也有称定势的,其实两者也不相同。定式是专指某一动作完成后的成型姿势,通常是某一势完成后。它与定势的主要区别在于一前一后;定势在前,可以发劲,一般发沉劲,也叫中定劲。例如白鹤亮翅随势发挒劲,同时产生中定劲。定式是发劲之后的成型,不会再发劲。在太极快拳或太极散手中对定势和定式是严格区别的。因为快拳散手强调“每一定势发寸劲”。寸劲是内劲的一种,它势动作结束时一瞬间的用力。劲力发完后,只有式,不再有劲力。总之,要明白定式是定势完成后的形式,己无劲力可发;定势是势的结束动作,往往随势的结束要发劲。在散手技击中,发完劲,定式时间不可过长,要及时变势。如果不及时变势,那伸出的拳头就是空放在那里,成了没有一点劲力的姿势,很容易被对方摆布而挨打。变势在太极拳中叫转关,也叫折叠。拳谱上说:“夺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转关,就是变换或变势的意思。“自己用功,一势一式用成之后,合之为长,滔滔不断,周而复始,所以名长拳也。
        太极拳强调势法,不是不要用劲,正如强调用劲时不是不要势法一样。内劲,是顺势而出的最大力量的表现,特指在意念控制下,与呼吸动作一致的一瞬间,最给力的那一下。它寓于无形之中,接于有形之表,难以言传。势是内劲的载体,没有势,劲就表现不出来。你把拳头握得再紧,放在腰间不靠势冲出去,或冲出去到“终点”不讲速度和质量,同样没有劲力可言。太极拳讲的劲力特指内劲。它与势法本身的劲不是一回事。势本身是一种动态的运动过程,动态的人或物由于运动的惯性,也会有“劲”。这种劲是自然力,或称本力。你无意中撞倒一个人或带翻一把椅子,那是肢体的质量与一定的速度结合产生的力作用的结果,它没有意念调动下的内聚力,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内劲,通常不会有太大的“劲”,同时你会很快调整身体的形态,如收住停下等。“有意”与“无意”发出的劲是不同的。
        太极拳散手的发劲
        在太极拳武练体系的快拳和散手中,假如已在势法中间用了最大的力量,或肌肉太紧,不放松,到了势结束时同样发不出最大的劲。所以太极快拳和散手一般不在势中用力而是尽量放松。越是放松,速度才越快,最后发出的劲也才越大。这就是练太极拳强调放松用意的最根本原因之一。也是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这一说法的来由。
        放松是发劲的手段,不是目的。在太极拳文练体系的慢拳中,主要练形、意、气,不练劲法和发劲。其劲意仅仅是摆个样子,在意念上表示一下,并无实际劲力。这样不可能练出内劲,也不可能发出真正的内劲。一个人有无内劲,内劲的水平如何,是可以通过他发劲的方法、表现的形式看出来的。首先是“对不对”,其次是“好不好”。例如,许多人知道太极拳有一种“挒劲”,可是挒劲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并不知道。普及性的慢拳习练者一般都不会发,发出来也往往不对。这是由于没有人教,而即使有人教也是极不容易掌握的。因为这种劲只宜青年人学,中老年人如果没有长期练武功的基础,不仅学不会,还容易扭伤。即使是长期练武的人,到了老年也往往不敢轻易发挒劲,毕竟骨骼、肌肉、内脏的承受能力不同于年轻时期了。
        练慢拳的朋友常常在推手时抱怨别人“顶”或“用力”,不仅因为本身功力不济,更主要的是不明白势与劲力的关系及其应用。当年沈家祯仅学了慢拳与人较技而不能赢,遂请杨澄甫到府上单独传习势法与劲法,才悟出其中奥妙。不讲势的速度质量,不练劲法,想当然地要去化解别人,化不掉而怪别人用力,那是没有根据的。鼓吹断章取义的“用意不用力”,“大松大软”,完全是欺人之谈。
        势和劲在太极散手中是相辅相成的。在技击中,人们通常都喜欢用“招”,或讲用“式”。实际上招式都是由不同的势来完成的。太极散手讲“用势打人”,可以“挨着何处何处发”。其实质并非专为发而发,而是依势发人而已。
        拿“揽雀尾”来说,在慢拳中主要有掤捋挤按四势,而在快拳中则含十三势全部势法。倘无实战经验,又不明白势的含义,死扣着招式不放,便会发现很难应用,甚至根本用不上一招一式。因为势是连绵不断的,如江河之奔流,车轮之旋转,列车之行驶,是动作的过程。而招式重要讲起止,并以定式为标准,即以势在完成后的主要形式为准。例如,通常对野马分鬃一式在动作的认定上往往不是以“起承转合”为标准,而是以最后的定势发挒劲为标准。可是在散手技击中,常常是在“起承”的过程中已将对方制服,用不上“转合”,即用不到挒劲的蓄与发。再说,任何招式,其出手时极难辨出名称,加之在运用过程中的变化,就更难叫人分辨。以定式为标准就容易让人理解。前人说,说招破招,招招可破。这是经验之谈。说明任何招式都可用,又都可破,而“势”则难破,所谓势不可当是也。倘能压住敌势,即谓“夺势”,那功夫就深了。非常人可为之。太极散手练的功夫,正是夺势的功夫。
        要夺势,须知阴阳。阴阳不仅是理,也是法,是太极散手及推手的根本大法。阴阳在太极拳法中主要表现为开合。拳谱中说:“太极拳法势出以开合为本。”放手为开,沉手为合;开中有合,合中有开。所谓“阴阳合能打人”。不知拳法之阴阳开合,难得太极真艺。势起当以身为先,随之手足齐到,号称“七星”打人,谓之势。即以身法打人,不独以手法为强梁。以身欺人,过步夺势,直逼其根节,打人毫不费力。这是太极散手真传奥妙之所在。有志于太极散手者不可不知。太极拳之所以属内功型近身短打拳,便源之于此。
        太极散手无“格挡招架”之说,而讲“不招不架,只是一下”,讲“出手见红”。无论对方是何拳种,出何拳势,多以掤势迎之。这是因为太极拳技法的根本特点是沾黏连随。掤势是“沾”的功夫。沾住不丢便是黏。能黏得住便能随;能随能化便能发。掤不是格挡,不是招架。格与架是硬挡硬拦。太极拳法中没有硬挡硬拦的动作。太极拳是以剑法为拳法,讲的是避实击虚,以巧取胜。硬挡硬拦不仅不易沾黏住对方,反而容易让对方逃脱,失去战机。比如一只篮球朝你飞来,若硬挡硬接,往往会反弹而脱手。技艺高超者都是顺来势迎合。杂技演员顶坛子时,先将坛子抓住往上一扔,然后眼睛盯着坛子飞落,待坛子落到一定高度,按一定方法就势一蹲,坛子就既轻又稳地“停”在头上。这就是“沾”。掤与此相似,是迎,是接,是顺势的迎合,不是顶,不是挡;用掤势合住便易黏。
        掤势在散手中可以充分表现太极拳后发先至的特点。他是在对方拳头接近或己接触自己的一瞬间,并不退让,而是迅速转腰进身,迎对方中节,同时发劲,打其根节。吴式太极散手掤势有“转腰进身肩肘手”的口诀,就是指这个动作,俗称:“着肉分枪”。在吴公仪与陈克夫比武拳照中就充分表现了这个动作。当然,太极散手中的掤接与杂技演员练顶坛子一样都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练习不可。尤其是“着肉分枪”,初练时没有不挨打的。故太极拳武练体系中,除了一般的内功、拳法,还要练排打功;为增强四肢功力,也要练掌功、臂功等。否则吴公仪一掌下去,陈克夫的手臂不会被打麻而改用脚踢的。
        太极散手竞技化实践的理论缺陷
        太极散手作为一种攻防实践的概念或许早已被人忘却。但是,社会及媒体却总是不满足“太极拳无技击”这种竞技场上的沉闷,试图建立一种适合太极拳家参与的功夫竞技。从太极推手竞技实践,到近期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康龙武林大会”太极拳组的格斗比赛,太极拳家似乎又在参与一次为名誉而战的行为比拼。
        1、明确“技艺之末”的地位。从20世纪初开始,杨派太极拳术几乎主导了中国太极拳整体发展的潮流。杨澄甫《太极拳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将太极拳术看作是以延年益寿为主要目的一种有效方法,而不应过分地强调技击功能属性,并将其视为“技艺之末”。这种观点,既是对太极拳作为一种健身拳概念的确定,也是对太极拳技击实践弱化做出的表态。近现代不同太极拳技术流派的成熟和发展无不清晰地反映出这种趋势和特征。
        2、揭开虚玄的面纱,看太极技击的真谛。太极推手和太极散手是太极拳术的辅助运动形式。实验研究表明,从技击实践的角度考量,即使是训练有素的太极拳家,在身体素质和运动机能方面仍或具有某些缺陷。2010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实验中心李祥晨组织进行的“太极拳技击格斗”比较性实验研究表明:训练多年的太极拳技击高手与一般性实验对照者:在力量(拧手和握力)、柔韧性(摆腕和体前屈)、体能耐力、平衡性、捕捉感应目标(动作反应)、攻击
        力(击打靶子实验)等项指标中不具备优势。而对于太极拳家某些技能方面的习惯性运动,却显示出的神奇尚被认为是仪器不能解释的。
        3、突破旧制,寻求新法。粘、连、黏、随通常被认为是太极拳技击攻防格斗技术的精髓。而“随机应变”和“无一定法”则应是今后太极拳技击实践的最终技术目标。徐震曾认为,太极散手之打,“(此)为不拘方式之打法。”意思是说这种运动形式是不应有太多的方式、方法限制。现在看来,太极散手的竞技实践,亦即是太极拳家参与的攻防格斗实践活动,除了应以体现太极拳的技术特色为主要目标外,还需要摆脱不必要的技术限制,加强体能、技能和技巧性训练,提高技击技能和抗击打能力,方能够在技击实践中有较好的技术表现。另外,由于太极拳独特的文化和技术特色,加强太极拳技术实用招法的整理和研究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这方面日本空手道的自由式组合动作攻防技术练习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方式。其形象性的组合攻防类似于太极拳传统的拆招、解招,作为攻防实践式的教学和训练内容,具有更多可以开发的空间。也不失为比较理想的一种体现太极拳技击功能的运动方式和方法。太极散手作为一种“柔”性的对抗形式,与快速、凶猛的搏击实践形成鲜明的反差。传统太极拳攻防理论提倡被动和缓动的运动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模糊对运动时间、运动空间和运动质量的判断,如:“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等概念中的“四两”、“千斤”、“柔”、“静”都只是靠触觉,依据感性判断才能做出反应的条件。一旦失去习惯上的“搭手”条件,就难以有效和准确地把握对手的进攻,从而造成运动表象和时空的错觉。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