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太极运气法——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19-07-11 2847 次查看

        “太极运气法”属动功,是以运气为基础,把太极拳的意识、动作、呼吸三者融为一体,以内外统一为其指导思想,以“动静相兼,阴阳开合、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为基本要领。
        太极运气法练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站桩功为主,以松静为基础。第二阶段以调节呼吸为主,掌握腹式呼吸,配合意识守三线,做到气沉丹田。第三阶段为意识、呼吸、动作三者相互协调,做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内外合一,完整一气”。
        太极运气法的锻炼要领:
        1、入静。练功时,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都要求在入静的状态下进行,动作包括外形动作的“外功”和意识引导的“内功”。动静相兼的入静,指的是摒除杂念,处于无思无虑而又觉醒的一种特殊安静的状态,从而专心一致地贯彻练功的全部内容,而决不是迷迷糊糊、闭眼欲睡的状态,也不是万念俱息、寂然无物的境界。
        2、放松。松和静是相互协调的,先松而后静,入静又是放松的必要条件,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练功所要求的放松,首先是在意识指导下,四肢肌肉要放松,更主要的是思想精神上放松。只有经过长期认真的锻炼,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身心全面放松。通过全身肌肉放松,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扩张,肌肉电位活动明显降低,可以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减低,从中枢走向周围的张力性冲动减少,副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增强,因此对许多慢性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下沉。下沉一定要在松、静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意识才能引导气血下降,达到上虚下实。上虚是指上体(脐以上)虚灵;下实是指下体(脐以下)充实。并要注意气沉丹田,再进一步从丹田沉到涌泉。气沉丹田是在松静的基础上,通过沉肩、含胸、敛腹、松腰、收胯等动作在意识的引导下,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引导气息下降为实现的,在意守丹田或涌泉时,会感到头脑清醒;相反,意守上半身则有时会感到气上冲,出现头脑昏胀或胸闷等现象。患有慢性病,平时又缺乏锻炼的病人,往往会出现头重脚轻,步履不稳,或上盛下虚、心情容易冲动等情况。通过练功,即可获得改善。
        4、调息。古今的气功都很重视内气的锻炼,调息是在意识引导下的一种呼吸方法,结合练功的升、降、开、合,达到匀、细、深、长的呼吸,而吸短呼长更有利于治病。太极运气法的呼吸强调不声不滞,出入绵绵,若存右止、神气相依。初始练功则先以自然呼吸为宜,随着功夫的逐步深入,达到结合动作的逆腹式呼吸,并且强调意守“吸气由丹田,呼气归涌泉”,这样不但容易与入静相配合,而且还可避免练功者腹围增粗的弊病。
        5、运气。“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是太极运气法锻炼的一个特点,以心行气是心为发令者,气是奉命而行的“传旗”;先意动而后形动,主要是将内存意识贯注于外部动作之中。练功时要把意念注于动作之中,而不要存想气在体内如何运行,即是“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显于外部动作的神态是内气活动显露于外的表现,所以内意和外神是一定要紧密配合,紧密配合以后就会有得气感,只有经过实践获得“气感”后,才会理解气的存在。得气感不可强求,如果强求则会使意气两者俱蒙其害。
        6、协调。太极运气法最终的目的,要求做到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紧密结合,达到练意、练气、练身的目的。首先是呼吸与动作协调,然后在意识指导下,三者融为一体。初学时先注重姿势,锻炼一个时期然后注意意识引导,这样可以做到先由外带内,然后再由内带外。太极运气法动作比较简单,容易在短时期内做到协调。
        太极运气法的具体功法:
        1、无极式:身桩端正,无所偏倚,虚灵内含,一气贯通。两足站立与肩同宽,脚跟微向外撇,略成内八字形。身体端正,自头顶、躯干至会阴始终要成一条直线,两眼平视前方,头顶要虚虚领起。要含胸拔背,小腹部要微向里收,叫做敛腹。尾闾要收起使会阴穴紧闭,命门穴要饱满,从涌泉到百会穴上下一气贯通。全身要放松,摒除杂念,意守丹田。站立时,应使脚掌脚趾贴地,脚趾无离地或抓地感觉,这样全脚受力均衡,气机也就自然地随之发动。
        2.纯阴式:两手并举,升气开脉,收胯曳肘,意达命门。迎身平肩,虚领顶劲,旋落丹田,归于涌泉。由无极式站桩进入纯阴式,身稍前倾,重心落于涌泉,劲起于足跟,带动两臂向前并举,小臂不能有力,意识注于肘部的阴面上(屈肘)举至肩平。然后沉肘坐腕舒指,把意识送至指尖。然后再收胯曳肘,身体前迎,意识由神阙透向命门,循督脉上行至肩,经肘腕合向丹田,停留片刻,然后由两腿侧落归涌泉穴。
        3.纯阳式:两手并举,升气开脉,沉肘收胯,上下相随。气贴脊背,神领百会,起沉开合,细细推求。承前式至坐腕舒指,将意识送至指尖,收胯,坠肘,将两手曳回至胸前划圆弧向前插出,插出时手背相对,至前方弧形向下抽回。再由怀中升起至胸前,向左右分开,两肘下沉,手掌立起,掌心向外。此时气由督脉下落至足底,然后再由足跟向上,气沿督脉上行至肩、肘,经双手向前按出。此时要拔背顶劲,气贴背脊,使督脉气机饱满,少停片刻,然后再向两侧落归涌泉穴。
        4.推云捧沙式:两手前起半阴阳,翻腕即成推云式。开胸蹲腿捧河沙,徐徐立正至玉堂。起半阴半阳掌,由大拇指领先,举至齐鼻尖高度,翻腕自怀里向外推出成推云式;然后开胸使两手分开,抱圈下蹲作捧河沙状,虚领顶劲,缓缓起立,两手棒至齐玉堂穴高度,再翻腕成推云式,如此重复数遍。缓缓上升时关键在虚领顶劲,这样不但能感到整个身躯有一股力量轻轻地往上提,而且是导引任脉和冲脉气机上升的诀法。
        5.大鹏展翅式:起势承前式,挥圆落腰间,两掌如飞瀑,展翅成大鹏。起半阴半阳掌至胸前,挥圆向双耳边下落,同时蹲腿,双掌朝身后下插,如飞瀑入池之势,身要正直,不可前俯,意入地后,双足向上缓缓立起,双手向两侧展开,成大鹏展翅式,合至胸前复原,动作要身、手、腿、意、气协调,忌参差。本式主要发动少阳脉的气机和带脉的气机,少阳脉主要练胆脏,带脉总束诸脉,能调节正经的气血。
        6.云手式:两手挥圆,连环纠行,一上一下,阴阳互用。转身荡臂,劲在腰间,圈小极圆,合归丹田。身体右转,左臂亦随之转动,手心朝里,自左向右划圈上移至额前,右手掌心向下,随腰自右向左转去,至左前侧时,左掌心向外翻转,掌心向前往下落去,同时右掌掌心向里,由下向上划圈移至额前,再向右转腰,至右前侧(此时左手掌心向下),右掌心向外翻转,向前往下落去,如此重复三、四次后,将圈以丹田为中心逐渐收小,为下一式的动作,作为准备。云手式的动作,充分表现出腰脊合一的运动特点,把腰练成球形车轴的作用。拳论说:“命意源头在腰隙”,腰隙指的是两肾,古人认为肾是体内阳气的源头,是先天之本,肾壮则精足、充气、身强。
        7.合太极:太极分阴阳,神龙变无方,生生原不已,奇正不寻常,至终复自始,一气运驰张,有形归无迹,物我两相忘。合太极的架式,先是运动横隔膜呼吸,也称丹田滚翻,由外形的动作带动丹田,作左右旋转和前后滚翻,运动横膈膜使内脏获得按摩的作用,运动由大逐渐收小,然后把真气合归丹田,即由动到静,归至无极的境界,守功10至20分钟。守功时要做到“有形归无迹,物我两相忘”的虚无阶段,这是太极运气法的精华所在,必须持之以恒,才能获得祛病延年的功效。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