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太极拳秘传九层功夫(上)——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19-07-08 2896 次查看

        太极拳的功夫很难练到传说中的境界,人们更大的疑问是:太极拳究竟能不能打?连练了九十多年太极的吴图南先生都说,“太极拳推而不打”,不能打,那又何以称为“拳”?在杨露禅、郝为真所在的那个年代里,甚至在阎志高的时期,太极拳都是能打的,那么今天的太极拳为何只能推而不能打人呢?
        老拳谱太笼统,非到修炼至一定程度,不易领悟。20世纪下半叶的太极拳名家中,除郝少如、阎志高的拳论堪称经典外,只有乐亶和郑曼青的著作能做修炼的准绳了。近期吴文翰师叔又专门撰文介绍郑氏之著作。郑曼青先生有云:“若问余四十年之心得,却只有十二字,日:吞天之气,接地之力,寿人以柔。”具体的练法,郑先生的大作里都有详论,值得有心者去借鉴。
        我在此要介绍一些学者在各个修炼层次中的操作方法,也算是对那篇《太极拳十问》的补充吧。
        第一层功夫:形正气顺。
        有些自认为练的差不多的人会说:这算什么功夫!到公园里看一看,就这功夫有几个人能练到的,不是低头猫腰,就是挺胸凸臀。练传统的还别瞧不起人家专业的竞技武术,2007年的春节晚会上,最出彩的节目就是那几位太极拳冠军表演的《行云流水》。那应该是形正气顺的典范,形正不仅是一种美,而且形不正则气不顺。冠军们连续不断地腾空二起腿和转身腾空摆莲,不仅轻灵飘逸,有滞空感,而且落地后气不长出,面不改色,哪一位练传统的有这份功夫!竞技运动员不练内功,不练技击,更不练推手,几年、十几年就练一个形正气顺,就能出这么大的功夫。
        如何能够正形,窃以为吴图南先生所说的:“松功之要,首在提举,提举愈高,下落愈速。”这几句话最重要。所谓“提举”者,与“虚领顶劲”有吻合之处。太极拳要练出轻灵的功夫,必须要松,吴先生有云:“松功如高举珠,悠然而断,有如断线珍珠,粒粒下落,如珠走盘,圆活异常,节节贯串,鱼贯而上,方显活泼而不迟滞。”凡练太极,只能打慢拳,不能打快拳者,皆是不得“虚领顶劲”之要领,更不知“提举”之后松的滋味,还在那儿自诩一套拳能打一个多小时,有多大的功夫呢!
        那么“提举”如何练呢?是不是用脑袋把身体提起来,就是“提举”?笑话,你非把自己顶出个高血压不可!虚领顶劲时头部的肌肉要绝对放松,百会穴只有松开了,才能“吞天之气”。所谓“提”,是要提起“百劳”穴后面的那根筋,这根筋连着整个脊骨的各关节,如能将这根筋提起,则脊椎各关节自然会成为被串起的珠子了。过去练太极拳或其它内家拳者都先让这根筋腾起来,有运用“肘会飞金晶”或“峨嵋十三桩”等方法的,八卦掌的拉磨式也是拧筋出槽的最好方法。
        腰是太极拳行功的关键环节,前辈说:腰劲宜往下沉。如何沉法?命门要向后微微鼓起,尾闾向前向下找双脚之涌泉,双臀向脚后跟溜。腰劲沉好了,才能以丹田转动全身。有些练武式太极者,多将夹脊穴隆起,据说与修炼敛气入骨时的功夫有关,其实不然。腰和顶是太极拳形正的关键,形正才能气顺。
        气顺之法则是调息,即丘处机先师所云:“使呼吸至根蒂吸自外而内,呼之亦人内。”吸气自然,呼气用意念降至丹田,有铸剑者则降至会阴。
        第二层功夫:丹田内转。
        很多练家将此列为高深功夫,其实不然。在正宗太极门内这是基础,武式先要以五行功转丹田。转丹田有二个功用,一是把丹田活开,使之能纳气,此气属混元之气,还是后天的有形之物,但他是修炼先天一气的资本,具有一般根器的练拳者不可能一开始就进入到先天虚灵状态,因此先练出混元之气是必经的基础。二是培养以丹田运转肢体的习惯,下丹田是内家拳的中枢,有人说丹田是人的第二大脑,密宗修证出脐下四指有明点,能自赋思维。太极拳技击的最高境界是应物自然,而离形丹田则万万不能。
        先要以意念导引得气,站太极桩,走太极步,再行功走架,吐纳之气,经络之气聚集于丹田,逐渐而成气丘,内转此气丘而旋动脊柱和中脉,以内动而外显形成拳架,则可入内家拳之门径矣。
        第三层功夫:松弹抖炸。
        想通过练太极拳用于技击者,必须能够发劲,推手的功夫只可用于比赛游戏,推手的劲是长劲。而能用于太极拳技击的冷脆抖炸,只能通过抖大杆子和修炼秘传的拳架获得。数十年来,笔者一直寻觅适用于技击的原传太极拳架,至2007年,经姜铁森先生引见,才得识霍梦魁先生的嫡传弟子吴本萍先生,学到了武禹襄传杨班侯的五十四式小架太极拳。听老辈们讲,陈青萍、杨露禅都曾伤过人,由武家借助官场的势力帮他们摆平,因此武家兄弟得窥能伤人的拳法和练法。而陈杨两家由拳致祸后,皆以能制人而不伤人的太极拳法示人,导致今日习太极拳者误认为打手则是推手,推手就是太极拳的技击。吴图南先生说的“太极拳推而不打”,与一般人性命相搏,恐怕时间一长就会自身难保,更何况与高手过招,如吴公仪与白鹤门陈先生比武时,其既不能制人又不能伤人,令世人对太极拳大跌眼镜。
        古今中外能称为拳法者,必有能伤人的功夫,所发之劲力一定要有杀伤力。少林等门派的杀伤力靠铁砂掌、铁拳功和铁指功获得,而内家拳则通过站桩、导引和打坐及抖大杆子,修炼阴劲、抖擞劲等得之,以击外而伤内为目的。经过数年的修炼,双臂在肌肉放松的状态下,瞬间即可连续发出弹抖寸劲,配合拳架练习身法和步法,可用于技击,抖大杆子的具体练法可见拙著。周身炸劲的出现有赖于混元气充盈之后,再经过大杆子功夫有成而获得。在实战技击中,对方拳脚近身时,周身螺旋发力,这股炸劲能代开对方的进攻。
        第四层功夫:连绵快打。
        一般练习太极者,多有中定一势,武式门内阴阳相济之时,也要静上一静,所谓“其静如动,其动如静”也!而传统的定势练法,有点像短暂的桩功,一势要以过三五次呼吸才可。因此有人就将太极练的越来越慢,这是练法,无可厚非。但用法则需越练越快,内气鼓荡,不能有一点间歇和停顿,武式小架、杨式小架、杨式长拳和吴式快拳均是如此。
        先要把功夫练到内气鼓荡,此气仍非先天一炁,还是有形之混元气,行于经络、脏腑,可助技击,并能抗击打。真能内气鼓荡,行功走架自然会越练越快,且每一发劲后,内气如抽丝般轻柔收束,能使拳势不断不散,意气形绵绵不绝如绕梁之音。关于拳架的选择也很重要,早年我在辉璞先生门下学过吴式快拳,后在北京见识过杨式小架,其手法和步法之丰富,给我的印象很深。至2007年,随吴本萍先生习李启轩传的五十四式小架快拳后,才彻底领悟太极拳原传拳法的奥秘。
        李启轩传下的武禹襄老架,讲究旋转中脉和脊柱,使腰、腿、臂形成“背丝扣”,出手成圈,行步滑动如风,发劲冷脆,非常适于技击。但却非常难练,没有十年纯功者,绝对练不出味道。像祝大彤先生宣扬的那样:不用练气,不用练劲,不用腰,不下势子,就用一个“松”,一个“空”,就能练出功夫,纯属异想天开,我想这是他为自己年轻时因为没下过工夫,没有正式入过太极门,而杜撰出的独门理论吧!
        第五层功夫:中黄直透。
        闵小艮先生借鉴密宗的修炼方法,而创“中黄直透”的中派丹法,我通过实践发现,“中黄直透”比运转任督上脉更适用于太极拳的丹道修炼。很多练家以混元气用意念导行于任督,会产生遗患。看似红光满面,身宽体胖,其实多患消渴症、高血压,但中黄直透与密宗以修炼中脉为门径的方法还不一样,太极拳的内动是先以四象转动丹田,以中脉和脊柱为中轴旋转带动四肢,因此这种内动很易打通三焦,很多人练太极拳一年左右就饭量大增,胃口大开,这也正是太极拳能够健身的最大特点,而这种特点注定了“中黄直透”比小周天更适合太极拳的内功修炼。
        近期有人撰文论述“太极拳理论与藏密之三脉七轮学说”的关系,这不是牵强附会,而是两大修证体系的必然吻合。有人在太极拳行功走架者的身上设想出有九个珠子,由这九个珠子的旋转形成了太极拳架,其实这与七轮内转而带动周身行拳是一个道理。太极拳的“中黄直透”先要在阴跷起火,这与藏密拙火的修炼原理定是一样的,不过太极拳的起火靠的不是七支坐法,而是大江西派的太极桩功法。阴跷起火后即可渐化腹中气丘的混元气,使之转化为天一真水,小腹会平复如少年,似乎有减肥的功效,而内脏及精神更面临着脱胎换骨前的熔炼。天一真水与密宗的“菩提月液”相似,这是后天转先天的根本,也是敛气入骨的基础。
        我曾撰写过多篇太极拳内功修炼的文章,多是些本人按前辈们的指点依传统丹道方法修炼的心得,循序渐进并有收益,但欲发展太极拳学,却不能不博采众家之长。上海有很多隐修太极功者,他们借鉴20世纪初密宗高僧所传的大手印心法,将太极拳修炼到了很高的境界,我们知道的只有乐家父子,其实还有很多。我的弟子李舒在上海体院读书的五年时间就多有见识。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