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太极拳与修身

发表于 2017-01-06 4561 次查看

        太极拳是一门技击性的运动,但它又有着其独自的特色。在它精妙的拳理中,还融入了中国的古典哲学、军事学、物理学、医学等思想,其中,道家、儒家思想体现得尤为突出。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哲学的任务并不在于增加实际的知识,而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太极拳无论是从拳架的外形到功力的内涵,它都须达到一种统一(阴阳合和)。也就是说,练拳者,除了拳架的练习,还须有内在的修身,使练拳与陶冶性情结合起来,使太极拳“不徒作技击之未也”。   

  (一)从太极拳的演变来看道、儒思想的融入   

  太极拳的历史渊源流长,它的出现,我们可以追溯到古代内功导引法。在南北朝时,武术中就出现了内功太极拳功法,在唐代有人把这种功法融合于技击中,创出拳法。如唐许宣平所传的三十七式、李道子所传先天拳、殷利享所传后天法(十六时)等。从这些拳法中不难看出(所谓“先天”  “后天”)除了主要是强调技击性外,还汇入了中国古典哲学的思想。到宋张三丰开创“武当派”,后称为“内家拳”,此为一个里程碑。由于张三丰为道士,他就完全有可能把道家一些哲学思想,养身方法,修身方法融入武当拳中。至清代王宗岳,又为一个转折点。由于王宗岳是儒生,精于武术,又喜道家之言,他“黄帝、老子……无书不读”。他又把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揉在一起融入他所著《太极拳论》中。这样,道家的“无为”和儒家的“治世”就联结在这一独特的运动中。  

  太极拳发展至今,我们不难看出。它的健身价值,修身价值是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我们从太极拳的一些古典理论中不难看出,它把道家和儒家的修身、治世的思想,融汇于技击中,形成了一种综合的、又独特的运动学。首先,  “太极”这一名称的引入拳术,就有其深远意义。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开章就曰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由此可看出,这是从宋理学的奠基人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基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一说脱胎而来的。而《太极图说》,则是周敦颐根据《易传》和《中庸》思想,利用道士陈搏的《无极图》和《参同契》的“水火匡廓”,  “二五至精”二图演化而来的。太极分阴阳,在太极拳中阴阳的体现就是虚实;太极是圆象,它如环无端,周流不断,而这正是太极拳以腰为轴,走弧线和处处虚实分明要求的理论依据。  “一阴一阳谓之道”,而“道”在道家思想中是指世界万物变化规律,在儒家思想中则是指提高精神境界的方法。可见太极拳理主要是儒道两家思想结合起技击原理形成的。由此也就决定了太极拳这一运动必将有一个升华。   

  它的升华,即是指由技击到健身和修身,由健身,修身到促使技术的提高。从而使太极拳渗透到其它科学领域,因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任何一种运动,首先要使人们从中获得健康的乐趣,它才能够被社会所接受,从而促进它本身的发展、提高。  

  (二)古典太极拳理论对修身的要求   

  在古典太极拳论中,劲力的刚柔,拳式的虚实,动作的疾缓、身法的吞吐等,归其根本可概言“阴阳”二字。正如陈鑫的《太极拳经谱》开章明义写道:  “太极两仪,  天地阴阳,开合动静,柔之与刚”。  

   按照中国的古典哲学,世界万物的变化消长都离不开“阴阳”,而天地则是世间万物变化的总源。《易·乐辞》说: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所说的“是生两仪”即是指“阴阳”。可见,太极拳的宗师先辈,已把太极拳作为一种“小道”合于“大道”之术了。他们已认识到,任何一门功夫的高低,除了在名师指导下积年累月的苦练外,还必须有“性”的修养,  “道”的领悟。    

  这里“性”和“道”的内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就有不同的意义。老子主张静观,把内心世界扫除干净,以“玄览”直觉去认识“道”。他认为:  “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卒复归于虚静……”。再从《太极拳论》上来看,要求习拳者要“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陈鑫《太极拳论》)在这里提出的“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不正是道家“无为”  “虚静”的思想的体现么?而道家之所以要如此,就是要悟“道”。何为“道”?  “一阴一阳谓之道”。  “道之为物,惟觉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像,觉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第二十一章)。“道”只是一个形式概念,说明了万物之所以生者,也就是万物生于“道”,沿着“道”而生灭,  可见“道”是有规范、有规律的内涵。既然如此,那自然会产生“无为”的思想,  因为“无为”的意义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根据“道”——规律,  “无所不为”。就是不要追求绝对,以免“物极必反”,遭受惩罚。这就是道家的无为思想。  

   老子所提出的“道”,在人生观的体现是“德”,或曰“玄德”,  故又提出“修身”。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就是要达到“返朴归真”,恢复人的本性,也就是要“修性”。道家的修身与修性的内容,就是要使人的精神,行为与“道”合“一”。要人们通过不断的内省,消除杂念私欲,使心灵虚静无为,当人体与外在环境接触时,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最后达到由“无为”至“有为”,  “无所不为”的境地。

  人的人生观,伦理观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而包含丰富道家思想的太极拳,它做为一种实践,必然反作用于人的观念,在修养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故陈鑫在《太极拳论》中写道:  “拳虽小技,皆本太极正德”。

  前面讲到太极拳理论综合了儒道两家思想,同样在陈鑫的《太极拳论》里也多处引入儒家的思想,要求练拳者要“养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孟子独创的名字,  《孟子·公孙丑上》告诉我们,有一位弟子问孟子有什么特长,孟子答道:“吾善养浩然之气。”那么究竟什么是“浩然之气”呢?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我们不能仅仅把它理解为勇气、士气,这种浩然之气是宇宙与人之间的气,有一种超越了人间道德的价值,所以孟子说它“(塞于天地之间”。虽然这种浩然之气听起来极神秘,但按孟子的说法,它仍然是每个人都能养成的,因为这浩然之气就是充分发展了的人性,而每个人的人性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就是因为充分发挥了本性。正如孟子所言:  “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是孟子的教育学说。历来的儒家都坚持这个学说。太极拳论中“养浩然之气”的要求,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养浩然之气是最终目的,而练拳则是养“浩然之气”的一种手段,这正体现了太极拳在“修身”及发展人性方面的作用。练拳者要用心意练拳,要明白孟子所提倡的“志者气之帅,气者体之充。”我们应当看到这里所提出的“气”与“志”,都不应该狭义地理解为人体这个小环境的“气”,和每个人只是练好拳这个小目标的“志”,而应该把这种“养气”与“志”,放到整个社会和宇宙这个大环境里体验。

  我们知道儒家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治国”、  “平天下”,这八个方面,而其中最基本的则为“修身”。作为政治伦理学,它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但我们从练功修养上来看,却又有其积极的一面。那么儒家是怎样修身的呢?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在此,最重要的是“正心”、  “诚意”。何为“正心”,也就是要去其私欲,使心讲平和,正如《拳论》所言“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也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于特定的伦理道德规范,达到一种“致善”的境地。   

  儒家的思想在于“治世”,要求练功与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即所谓“道也者,须余不可离也”。这种“道”无时不在的思想,在练习太极拳中的体现为“无时不太极”,  “无处不太极”,也就要求练拳者在日常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在生理上保持一种“中正安舒”的状态,在心理(精神)上与一定的社会道德、伦理道德相吻合,造成一种人体内环境与宇宙(社会)外环境的平衡。最后要使练拳者明白:  “拳虽武艺,得其正道(中庸之道,……)。”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作为技击性运动的太极拳在理论上,已经与每个练拳者的人生观,伦理观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太极拳练习者除了技击性的功夫,还应加强人生诸方面的修养。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