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歌诀一: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胃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
“胃音开劲两捶争”。“胃音”两字显然与文意是不符合的。古时“胸”字有可以将左偏旁的“月”置于“匈”下面的写法,而如果“匈”写得潦草会被误视为“田”;因此,“胃”可能是“胸”字的误会。而“背”写得潦草也会被误会为“音”,因此,“音”可能是“背”的误会。又从“开劲两捶”推理,人的躯体可以有“开”感觉的只有胸背部,因此,“胃音”两字应该是“胸背”两字之误。
“胸背开劲两捶争”是什么意思呢?太极拳的习练,两臂始终是呈现着程度不同向前外膨撑裹抱成圆弧的形状,如拥抱着合围的大树或大气球,从俯视角度看,手臂的肘部总是在腕肩连线的外方,向后移动也决不超过两腋的连线,当身体正对前方敌人时两肘也决不进入胸部的前投影区,这样,胸背肌就会始终有向两侧张开的感觉;而手臂由于胸怀中如有大气球的向外膨胀而被向相反方向分开去了。在这样的形态中,手臂还总是呈肘部微垂的弧形,两手臂就象是悬空平置而中部下垂的鞭子,这样的形态就是“胸背开劲两捶争”。这样的形态,在武术上就形成了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说的“手足为第一道防线,膝肘为第二道防线,胸腰肩膀为第三道防线”了。因为两手臂围成了圈形,可以使得手和腕部最先与敌人相接触,其次再是肘部,最后才是肩与胸腰。这种姿势是太极拳借人之力化解他人攻击所十分需要的,同时这种姿势也是道家内功所最常见的。
由于“胸背开劲两捶争”,胸部和手臂形成了一个弧圈,从前方看去,胸部总是被包涵在弧圈的最深处,而且胸部总是不前挺即“束肋”,所以,“胸背开劲两捶争”这句话其实包括了近代太极拳家所说的“含胸拔背”、“虚腋”、“沉肩垂肘”、“两臂圆撑”和“两手各管一半”等要领。而这些要领对于太极拳的化解与发劲都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胸背开劲两捶争”是由“束肋下气”引起的,因为凡力必然同时有反作用力,所以,“下气”必然同时引起“上气”即内力的上传,而这“胸背开劲两捶争”就有赖于这“上气”;有的前辈称这种“上气”为“里开外合”。所谓“里开外合”就是感觉到躯体受到一股内力作用由下而上、由中间向两侧张开,两手又被催动而向前合拢;如果不是这样,就是仅仅是外形的模仿,实质上是错误的。然而,现代太极拳界常见有的人的教学示范,连外形也失去了“胸背开劲两捶争”,如野马分鬃拳式中两臂交叉时正对前方的下面一条手臂的大臂完全进入了胸部而且失去了圆撑形,而当前外挒时向下采按手臂的肘部又明显超过到两肩连线向后反张了;又如对于单鞭,有人画蛇添足地居然认为前手的肘尖要与前脚的膝在上下一条垂线中,勾手又向后直伸,手臂的弧圈完全被破坏了,这样的拳姿就是严重失真而失去了武术价值,对于太极拳而言是错误的。
“五指抓地上弯弓”显然应该是对前三句未述及的胯裆以下要领的阐述。所谓“五指抓地”,就是形容五个脚趾弯曲、趾头着地之形状就象是抓地面上东西似的,与“五指扣地”是同样的意思,并不是说五个脚趾抓住了地面。现代太极拳界九十年代末有个人认为“五指抓地”是不放松的反映,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脚趾弯曲可能是脚趾紧张所引起的,也可能是脚趾放松所引起的,而当练太极拳脚趾放松时,趾关节与跖趾关节必然是微屈的,这就象胯、膝关节放松时必然是有不同程度的弯屈相同的;趾关节与跖趾关节伸展变直倒往往是脚趾与跖趾关节紧张不放松的反映。古歌诀中所说的“五指抓地”当然不是指脚趾局部紧张用力所形成的,而是指脚趾放松或全身自重与气沉丹田之气沉于脚趾而形成的。不少著名太极拳家都指出“五指抓地”是太极拳很重要的一个要领。陈氏小架特别强调了“脚趾抓地”。
从人体解剖结构的角度讲,人蹬地时脚底与地面的紧密接触主要是脚底的前后和外侧周围,如果五个脚趾头伸直往往着地不踏实,就必然会影响到脚底与地面的紧密接触;太极拳的一个重要功夫就是要气沉丹田而使得劲贯地面,从而由于反作用引起向上传递于全身的“气”,而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由脚而起的“气”所引起的,如果脚底与地面不能紧密接触,“气”的传递就必然不能顺畅,动作就难以避免是由局部的拙力所作用的,全身在动态中的放松就不能保证了,而“五指抓地”是劲贯地面的重要反映。“五指抓地”对由脚而起之劲力的传递和暴发更是不可缺少的。有的太极拳与有的武术拳种发劲有凭脚趾与脚掌部分着地而脚跟不着地的,然所有武术拳种没有五个脚趾头不着地而主要凭脚跟着地发劲的,因为如果单凭脚跟蹬地发力,会对脊髓和脑产生有害的振荡,发力也是难以顺遂的。
“上弯弓”解释为四肢和身躯为五张弓。将四肢和身躯理解为五张弓当然也是可以的。因为虽然太极拳之身躯是中正直竖的,其实动态的撑脊和“拔背”就反映这中正直竖的身躯是有弹性这“弯”之特性的;而背臂“胸背开劲两捶争”的形状就是“弯”的;下肢的形状其胯、膝关节至少由于放松是微屈的。但联系到这首歌诀的前三句已对练十三势长拳者胯裆以上要领作了明确阐述,这“上弯弓”之“上”应该理解为是指脚至胯的部位较为合适。
由于五个脚趾头紧密着地的“五指抓地”,其脚心必然涵空,即脚心部分形成拱形;中华武术各拳种都有脚心涵空保持脚弓的要求,脚的这种形状有利于脚底耐劳,“上弯弓”有可能包含有这样的意思。武术界有将保持脚弓称为“涌泉涵空”的,这个“涌泉”其实是借代“脚心”,并非指中医针灸穴位的“涌泉”穴。中医穴位的“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位于第二、三跖趾关节的后方,脚底卷屈时,足底由后往前约三分之二处出现凹陷的正中,是一个与脚心较近、位于脚心前方、直径约1至2mm的一个点;武术界“涌泉涵空”的“涌泉”则是一个部位,是指脚底的脚弓中央,两个“涌泉”的概念是不完全一样的。膝盖,起势时自然立定,保持脚弓的前提下,整个脚底松沉与地面紧密接触,由于身体重心落在脚弓上而感觉上脚心与地面相接,并非说实际外形上的脚心与地面相接触;因为除了足底畸形的平足者,正常足底的人要想脚心与平的地面相接触是不可能的。
“上弯弓”主要应该理解为两下肢有象“弯弓”那样的特性。“弯弓”不是主要指两下肢的形状,而是指弹性,是指形状很容易改变。比如被人一推或一压,胯与膝能够随之而动,使得他人的作用力不能作用到身体重心。如果两下肢虽然是十分“弯弓”的形状即使大腿与地面平行然而没有弹性,比如弓步时上身的侧斜方一受到外力的作用,外力即能作用到身体重心,这两下肢再弯曲也是不符合“上弯弓”的;而如果上身受到外力的作用,两下肢能象弹簧那样沉降或将身体重心转移而将外力作用化解掉,使得外力作用不到身体重心,那么,这两下肢即使似乎是直立的也是属于“上弯弓”的。两下肢的这种“弯弓”特性不仅对于太极拳的“屈伸就”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太极拳强大劲力的传递也是至关重要的。综上所述,太极拳正确的锻炼与应用是必须“五指抓地上弯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