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松是内劲之源——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19-06-03 2813 次查看

        初学太极拳都是从放松开始的。松是基础,通过放松打开气道,周身气道通达,由此而渐破“气滞”。由意念导引,拉通内动,往来开合,渐生内劲,从而生中定。不蕴蓄着内劲的太极拳只能称谓之太极操。
        太极拳的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放松。如果问什么是松的话,许多有经验的老拳师们会这样说:“松就可以产生不丢不顶”。“不丢不顶”是太极拳的专业术语。能做到“不丢不顶”,就可以随屈就伸,沾粘连随。两力相争互不相让是谓“顶”;两力相争,其中一个先逃,是谓“丢”。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太极推手就是检验太极拳功夫高低的最好方法。能不能做到松,可以用以下的一些方法来检验:
        甲立身站稳(弓步不动),乙用单手推住甲的前胸,然后突然松开,此时如果甲俯身前倾,这就是“顶”;如果还未等乙松手,甲的身体就后仰失重,这就是“丢”(也叫“弱”);如果甲不受乙的影响,稳如泰山,那么甲就做到了“不丢不顶”。当然这也只是做到了松的第一个阶段——“体松”。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第二阶段的练习,从而达到“劲松”的状态。所以太极拳的松是分阶段的,至少应有两个阶段,先“体松”,后“劲松”。
        先说“体松”。“体松”顾名思义就是身体的放松,即:头、颈、胸、肩、肘、手、腰、胯的放松,也就是周身放松。通过周身放松,使气血通畅,气道通达,周身不“气滞”。做到不“气滞”,就能使气血在运动中求开合,拉通内动,使体内产生内劲。这个内劲不是生活中我们习惯了的力,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力来提、拉、推、拽等。这个力是有形、有象的,是通过肌肉运动所产生的,是浮于肉体表面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种力我们给它定义为“外力”。而“内劲”则不同,它是由内及外而产生的劲,是无形无象且充盈于体内的。“内劲”随着放松状态下的开合运动越来越足,越来越满,就会感到丹田充实,真气在体内充实两肋、两臂乃至周身,此时有气壮山河的感觉。这就是达到了前面所说的第一个阶段的“松”——“体松”。虽是“体松”,也只不过是知己的功夫,只能做到别人推之不动,晃之不移,却不能把人自由的发放,身体也不轻盈,内劲不能随意的转换。所以还需要进行第二步的练习,也就是“劲松”的训练。
        “劲松”是在“体松”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训练,让内劲在体内不断地牵拉、充盈,丹田之气越来越足,真气遍布周身,周身处处是丹田,这时要发劲于物,要进行抖大杆子训练。目的就是把体内的内劲尽量的松开拔出,称之为“拔劲”。体内的劲拔出后,其内劲渐空,然后再进行开合训练,进一步的牵拉、充盈,当体内劲又感到胀满时,这时就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拔劲训练,经过多次循环往复地训练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内劲在体内可以随意地转换,丹田之气能够充分地发放,此时会有一种气场效应。推手时使自己与对方成为一个整体,劲力可以通透到对方的身上,可以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状态,此时对手会有一种进退两难的感觉,一动一静皆被控制。上述训练方法在太极拳历史上有据可查,如人称“转杆子三爷”的杨式太极拳宗师杨露禅在习练拳架的同时又融合了抖大杆子训练,其目的就在于此。
        这时“劲松”与“体松”在身体感觉上有了很大的区别,当推到懂得了“体松”的人身上,有一种推到了一堵墙的感觉;而推到达到了“劲松”阶段的人身上,就会感到好似推到了棉花包上,让人无着无落。
        懂得了“劲松”就可以渐次的追求更上层的功夫,其中滋味甘苦自知,正所谓“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中”,妙哉!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