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王宗岳《太极拳论》讲座(六)——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19-04-05 2902 次查看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四两拨千斤” 是我们平常听到最多的对太极拳技击的说法,说太极拳是什么?就是“四两拨千斤” 嘛!“四两拨千斤” 究竟应该怎么去理解?我拿四毛钱给你,真能赚一千块?拳谚里实际是这么说的:“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这里说的很清楚了,你用四两之劲去拨他的千斤,怎么可能呢?不是说用“四两”劲去把“千斤”拨开,而是要顺着对方的来力去“牵”,顺着走,对方的力量来了,你不是去顶住他,也不是用劲去拨开他,而是顺着他的劲“牵”他,把自己放到一个很安全的位置,他的弱点暴露了出来,这个时候我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牵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用“牵”这个字?其实这是从“牵牛”这儿来的,牵牛要怎么“牵”?要“绒绳着鼻穿” ,用一根很轻的绳子拴在它的鼻子那儿,你轻轻一牵它就跟着你走。如果是个铁牛在那儿,你怎么去牵也没用。所以杨露禅说“铜人不打、铁人不打” 就是这个意思。这里最关键之处就在于,这个“牵动”针对的是活的东西。 
        具体到太极拳上来说,就是针对的“人”,人有本能的反应,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本能的反应都是紧张。没有受过太极训练的人,他的本能反应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怕是受到“四两”这么微小之力的压迫都会产生本能的抗拒。我们前面说过,哪里重就要哪里虚,这是太极的状态,是我们面临压力时所应该追求的状态。 
        那么“四两拨千斤” 具体要怎么做呢?我们用“四两”这么微小之力去压一压对方,使他产生本能的顶抗,当我感觉到了对方的顶抗之后,立即撤去我这“四两”之劲,这就是“牵”,这时候对方的顶劲就会顶在空处,有一种失脚落空之感,他的根就会浮起来,这一瞬间实际上正是对方反应的盲空之点,是他最薄弱的时间点,也正是我们发劲的最佳时机,一旦这一时机出现,则应“千斤”紧随而发。所谓“四两在前,千斤在后”。如果打准了这一点,其实不需要多大的力量,就能把人打飘出去。我们看到的一些太极的高手能做到“搭手丈外”,看起来不可思议,实际上是他用非常精巧的听劲,瞬间引动对手的根,并能准确的把握到最恰当的时机发劲,整个过程做的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这不是简单的用力所能完成的,所以说“显非力胜” 。 
        “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八十岁以上才可称为“耄耋”老人,八十多岁的老人能战胜很多的人,手忙脚乱的快,怎么能行呢?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以寡敌众的情况下,必需手不空回,要做到“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每出一手都必需给对方以致命一击,才有可能自保,即便是年轻力壮者,为之也难,何况是耄耋老人!所以说王宗岳在这里给我们所有练太极拳的人都提了一个异乎寻常的高标准,放了一个很高的境界在这里,要我们去追求。 
        以上这一段,是说了太极拳跟其他的武术的主要的区别。不是单纯靠简单的力量和速度去战胜对手,而是靠整体的、全身心的修炼所得来的一种复合的、对力量和速度进行恰到好处的运用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我们就可以把它叫做“太极功夫”。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这个“平”,有的版本是“秤”,有的版本是“枰”,都可以讲通。我们前面讲的“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尾闾中正”,这是上下方向上的要求,简言之就是“立身中正”。这好比是天平中间的主轴,这一线是身体的轴心,这一线的稳定性是我们在交手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讲的是左右、前后的方向上的要求,简言之就是“阴阳平衡”。这个“阴阳平衡”是为“立身中正”服务的。
        “活似车轮”,我们讲上虚、下实,中间灵。中间灵活,要象车轮一样活。车轮的特点是什么?你随便去推车轮圆面上的哪一点,它都不会跟你发生顶抗,它会随着你的劲转动。我们说太极的动作都是走弧形的,总之不会硬碰硬的发生顶抗,你劲一去,它就转化了。 
        立如平准说到底还是一个守中,只要守中,那前后左右就有阴阳,一手出为阳,另一手往后就是阴,总之就是阴阳要平衡。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