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要想上虚下实,中部活,首先要松腰,这样才能上松,下实,中部活。什么是松腰?是颈椎骨,脊椎骨,胸椎骨,腰椎骨直至尾闾骨,骨节要放松,松开,并从颈椎到尾闾的筋皮肉骨也随机放松,松开,伸拔,拉长。要有意念的放松,松开,伸拔,拉长。腰部放松,松开,前腹才能跟着松开,腹部松开,气才能敛入丹田,沉入足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上虚下实,胸空腹实,配合松胯,坐胯,圆挡,则腰劲下贯,两股有力,下盘会固入磐石。
“腰如车轴气如轮”。腰不能紧,紧则束气,身体僵直。腰部要松,肾气才能畅通,内气自然充盈。所以中医认为,太极拳松腰养气,能加强肾的藏精、保精功能,调节内分泌系统。因此,修炼太级拳,不仅能改善因肾气虚亏所产生的腰腿酸软等现象,而且能使心肾相交祛除失眠、多梦等症状,可明显改善睡眠质量。
太极拳的刚柔相兼备是:外形似柔,内如刚条,要柔有柔,要刚有刚,刚柔相济。柔是相对刚而言,柔如果不对刚而言,就会被理解成软,散,轻,浮,就会被理解为散而无形,软而无劲,浮而无定,柔是松中有弹性劲的一种掤劲。刚是相对柔而言,如果刚不对柔而言,就会被理解成,强为,努责,硬发强。太极拳的刚,气形诸外,而内持沉着,静重,精神内藏不露。如努责做刚,刚易折,气血不和,憋气于身,有损元气,这是太极拳所不能容许的。
在太极拳中,阴阳无处不在,开合无处不存,松紧无处不显,动静无处不随。修炼太极拳时心静神宁,四肢百胲无不悦从。心意首慢行,四肢缓跟随。还要注意意念的表现。意在神在,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在神则灵。在意气神形相合的基础上,顺其自然之势,听其自然之运,得其自然之机,合其自然之道,才能进入物我两忘的境地。修练太极拳能养气,养血。气以静养而有益。以平和之气,养浩然正气。以虚灵之心,养腹中之气,气和而万物壮,气盈而劲足。
太极拳的一开一合,一呼一吸,使你机体内脏轻微地做上下左右大小不等的弧形活动,气血沿着经络、血管系统活泼流转,血液回流加速。同时腹腔压力的规律性增减,改善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医学专家认为,修炼太极拳时全身骨骼肌的周期性收缩和舒张,可以加强血液循环。更重要的是由于肌肉运动,可使冠状动脉反射性扩张,心肌毛细血管开放增多,氧的供给充分,心肌营养加强,收缩功能提高,大大减少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太极拳的八大特点:
1,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
2,全身放长的弹性运动。
3,顺逆缠的螺旋运动。
4,立身中正,上动下随的虚实运动。
5,腰脊带头,内外相合的节节贯串运动。
6,相续不断,涛涛不绝的一气呵成运动。
7,从柔到刚,从刚到柔的刚柔相济运动。
8,从慢到快,从快到慢的快慢相间运动。
坚持持久的修炼太极拳,做到人静、心静。静心能养神,静心能养气,静心能养精,久而久之,练内又练外,练先天又练后天,要自然顺势,自然运化,自然得机,自然积累,自然升华,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性命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