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精、气、神的调养——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19-01-22 3097 次查看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养生健身之术,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的精、气、神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拟从太极拳拳经、拳论和运动特点入手,结合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理论,控析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精、气、神的调养机制,说明太极拳运动的养生强身、调节身心的保健功能。 

        一、传统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精”的固守 

        传统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精”的固守,主要是对“先天之精”的充实和“后天之精”的蓄养。根据中医理论,“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遗传之精。“后天之精”是指人出生以后,来源于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之精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积蓄部分。“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均藏于肾,称肾精。肾精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调节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人体内津水代谢的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按照中医的藏象学说,精气是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故有“夫精者,身之本也”之说。强肾养精,调节机体内部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是传统太极拳健身养生的主要方面之一。 

        以腰为主宰的太极拳运动,有利于强肾养精,固守先天之精。太极拳运动要求上下肢的动作协调配合,并贯穿于腰间,以腰带动四肢躯干而使动作节节相连、连贯圆活。如“云手”动作,两手的运动路线是互成上下,腰腿的虚实也是一致的。在手法上,如果没有腰的拧转,就不可能把“云手”的提、@①、转、按等动作做好。在侧移换步时,如果没有松沉腰胯,就不可能使实腿更加稳定,虚腿更加轻灵,以实腿送虚腿。太极拳理论极为强调腰在太极拳运动中的重要性,如“刻刻留心在腰间”,“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等等。要使动作做到上下相随,周身协调,其关键在于腰。因此,太极拳的精髓之一是“活腰”。腰是身躯运动的总枢纽,是肾之府。全身上下以腰松活为主的运动形式,能不断地牵动着附着在腰部两侧的肾脏,使肾动脉的血流量增大,肾血管正常生理供血机能得到改善,进而提高肾上腺、前列腺、胰腺等体内分泌腺的功能,有利于先天之精的固守。 

        先天之精必须后天之精的充养。后天之精有赖于饮食和脾胃的化生运输水谷精微。脾在生理功能上是对水谷、水液的消化、吸收、转输、散布,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脾在体上是生养肌肉,主四肢,故中医认为脾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太极拳动作的开合、起落、顺逆、直横等都是由不同的弧形路线构成的,以迂为直的圆弧运动、柔缓均匀的速度和深缓细长的呼吸方式,对脾胃起到轻微缓和的按摩作用,帮助其消化、吸收、流通。在变换步中的拗步、转腰、合胯、领膝、迈步等步法,可带动太阴经(脾)和阳阴经(胃)之脉气上升,使三焦之气机通畅,促进中土运化水谷精微,为先天之精的固养提供养料。水谷精气的增加既充实了先天之精,又促进津液的生成。在练拳中,口中常会产生出一种清甜稀薄的津液(唾液),这种口津有养肾的作用。根据中医典籍,“肾液为唾,唾为口津”。唾液中较稠厚的称为唾,唾为肾精所化,咽而不吐,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所以拳家养生,很注重唾咽之道。实验表明,练太极拳能提高唾液溶菌酶的含量和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溶菌酶含量的提高,有助于消化吸收,增加食欲;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提高,有益于排除入侵的微生物的感染,有助于免疫机能的加强。因此,练拳时口中生津液,应咽下不可吐出,以下降滋润周身。 

        二、传统太极拳运动对人体“气”的滋养 

        太极拳运动除了养身外,尤以养气为主。拳谚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太极拳运动对人体气的滋养,主要是对后天之气(外气)的调纳和先天之气(内气)的摄纳。气在人体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气遍及全身,既可用以催血,又可用以养血。气与血的关系是以气为主,血为副,气为卫,血为营。人的一生全靠营卫。如果血不足尚可暂生,气不足则立陷险境。因此,滋养“气”是太极拳健身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腹式呼吸是太极拳有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特点之一。它要求动作与呼吸配合,动作的开为吸,合为呼,升为吸,降为呼;在变换姿势为吸,定势为呼;讲究动作的柔缓、均匀、连贯、圆活和深、缓、细、长的呼吸自然配合。这种动作与呼吸自然配合的运动方式,有利于胸部舒展宽松,使肺活量增大,纳取自然界中更多的清气(后天之气)。清气进入肺部之后,有一部分与水谷精气合成为宗气,积聚于胸中“气海”上司呼吸;另一部分与水谷精气合成后,循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输入血脉,转化为营气,以运行血液。宗气足,肺部的吐故纳新,新陈代谢就健旺;营气足,血液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器官就旺盛。 

        清气是先天之气(内气)的来源之一,内气在清气补充之时,又与水谷精气合成化生为元气、营气、卫气。太极拳运动对人体内气的摄纳是通过调整人体的自然形态和改变呼吸方式来完成的。太极拳对身形的要求是虚领顶劲,尾闾中正,气沉丹田。这些要领实是对任脉和督脉的关注,以保持气血畅通。“虚领顶劲”、“尾闾中正”既头虚顶如悬,轻提百会;尾闾须中正不偏,百会穴与会阴穴成一直线,使任督二脉之气畅通,营气则贯穿任督二脉输运血液,以营养五脏六腑和四肢。百会提得起则身体执中而不偏不倚,有利于气沉丹田。“丹田”正是中医通常指的关元穴,其居处正是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的汇聚处,是经络的枢纽,会通于全身各组织器官。正如《太极拳使用法》中指出的“气能入丹田,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肢百骸,以周流全身。”所以气能入丹田,气就能调和,就能加强营气的运顺,化生血液以营养四肢躯骸。故丹田是传统养生术聚气凝气至关重要之处。 

        太极拳的腹式呼吸也可以说是丹田呼吸。太极拳运动中胸腹呼吸分为两层。上层是膈肌以上为胸式呼吸,下层是膈肌以下为腹式呼吸。当上层后天气(外气)由鼻呼出,下层的先天气(内气)反降入丹田;当后天气由鼻吸入,先天气反由丹田逼上,形成了小腹一张一弛、一鼓一荡,保持虚胸实腹的状态。由于腹式呼吸,膈肌的上下活动幅度显著加大,不仅改变胸腔与腹腔的容积,加大肺活量,使体内气体交换能力加强,而且也对胸腔和腹腔中的脏腑器官作按摩活动,并使胸腔中负压大幅度变化,推动脏腑上下蠕动,从而使不随意肌组成的内脏也得到运动和锻炼。从运动生理机制来看,当膈肌从吸气开始即行收缩到呼气的完全松弛时,缓慢细长的深吸气使膈肌收缩期占据了呼吸周期的大部分时间,使组织内线粒体的ATP分解为ADP,产生大量能量。这些能量一部分作为机械能消耗,另一部分转化为能的特殊形式成为经络和脏腑之气(内气),并随血脉行运全身。试验证明,长期采用腹式深呼吸,对于消除肝脏瘀血,改善其功能有显著的作用;对于改善血液循环,扩张心脏冠状动脉,加强心肌营养,也有良好的作用。 

        三、传统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神”的调节 

        我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神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在望神中,对精神焕发,目光炯炯,言语宏亮,反应灵敏,称之为“有神”或“得神”;狭义的神,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思维活动。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神”的调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心理上对精神意志的自我调节,避免情感的过分刺激,而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二是在生理上,通过意识活动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以达到健脑延脑的目的。 

        在心理上,太极拳通过以“意”为基础的心志活动来带动形体动作,来达到精神意志的自我控制。太极拳练功前的洗心涤虑,以一念除杂念的要求,就是要以人的意志来抵御外界环境的不良诱惑和克服内部情感的刺激,使思想集中,“以静待动”。在运动过程中,又须用意志来驱除体内各种干扰,把注意力定向在意静、意动、意境上,同时去感知四肢肌肉关节在完成动作中的时空位置,并对所完成的动作跟原初的愿望进行校正,以保证形体的规范。太极拳运动中这种意识的心理活动,使个体在知觉和记忆中对新旧信息进行比较、选择和加工,一方面保证了对新的刺激信息作出反应,而出现优势现象,另一方面抑制原有不良信息的传入冲动,改变其原有注意焦点的不良刺激物,从而改善紧张、焦虑、忧郁、烦闷的心理,使紧张的情绪趋于稳定。因此,练完太极拳后,人会感到心情舒畅,紧张感消失了,躯体放松自如。中国科学院武术协会科研组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练太极拳,人的大脑便进入以a波为主导的同步化有序状态,a波功率增加几倍,使人达到一种高度宁静的觉醒状态,神态清晰,精神集中,记忆力有所恢复和增强。这些变化在大脑的额叶和顶叶部最为明显。这两个部位正是高级神经系统主管意识活动区域的所在,对人体其他生理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生理上,太极拳强调松、静、自然,正是对不良情绪引起生理反应的良好的自我调节。当今社会中的文明病,主要是大脑过度紧张,肢体过懒闲所致。生活和工作上的紧张,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高度兴奋,容易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降低,不利正常的生理要求而影响健康。太极拳强调松静自然的运动特点,能把人的有机体引进一种“松弛反应”状态。这种状态能为中枢神经对机体的机能进行自动调整创造条件,并向高极中枢神经系统传递良好的信息冲动,抑制原先发出兴奋的神经元和其他神经元的活性,减弱或中止其反射活动。太极拳的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周身协调、不滞不顿、绵绵不断的运动特点,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广泛扩散,促使胰岛素分泌递质,抑制了丘脑情绪中枢的兴奋性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的紧张活动,中止脑垂体不断发出的电化信号和脑垂体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激素递质进入血液,从而推动血液循环。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对坚持练太极拳的知识分子的心电图的测试分析表明,太极拳的健身功能是多方面而且明显的。比如改善心律不齐、传导阻滞等症状,以特有的方式促进供血和刺激心肌传导,预防心脏的各种疾病的发生,有效调节人体内脏包括心脏的自律活动等。英国的科学家曾对126位心脏病病人做了试验,让他们打太极拳或做增氧健身运动。英国医学协会的《研究生医学杂志》发表了该项研究报告,宣称这两种运动方式都会使血压降低,但只有太极拳可以使血压大幅度降低。报告表明了打太极拳有助于心脏病病人尽快康复。 

        精、气、神在人体中的作用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太极拳运动所追求的是精、气、神的不断生化,是练精化气、气化成神、神能聚气、气能生精的相辅相成的过程。正是在三者互为因果的不断转化中,加速了人体的新陈代谢,培植了人体的生命力,增强了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