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師為了讓我理解沈肩和胸腰運化的具體練法,他脫掉上身衣服,光著膀子結我做示範,連續做了幾次,有時把動作放慢,放大。直到我看清楚了為止。他說:“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在練架子時有意識地注意練習,經過長期練習,養成習慣就行了,慢慢就解決了。如果走架子時不注意練這個。只是在那裏畫圓圈畫道道,一輩子也練不出來。的確有練幾十年太極拳的並不明白此中道理,結果和他一搭手什麼都沒有。所謂練拳要練在身上,就是要在肩上,胸腰上下功夫。而那些一搭手什麼都沒有的,只是把功夫下在手上了。老師上述所言真是抓住了要害,道理透徹極了,給我後來的練拳如何下功夫指明了方向。
太極拳的高架與低架
上、中、下三種練法,通稱三盤練法。上盤的練法是身體直立,中盤的練法是兩腿微蹲,下盤的練法是兩腿極力彎曲,可見武術架子的高低全在於腿上。上、中盤練法適宜較快的速度,下盤練法適宜較慢的速度,甚至是越慢越好。上、中盤練法是技術性功力練習,下盤練法是力量性功力練習。太極拳有三盤姿勢練習的說法,事實上無論是大架或小架,也無論是陳、楊、吳、武、孫、赵堡等各家太極拳,只要不離開太極拳的義理,尤其是不要丟掉“虛領頂勁,氣沈丹田”,都可以用高、中、低三盤練法進行練習,許多人在運用這三種方法進行練習。對於太極拳來說,上盤是高架子,中盤為中架子,下盤為低架子。架子高低不是太極拳所獨有,不能以架子高低來區分界定、或作為太極拳名稱定位的標準。
中、高架子好還是低架子好呢?要以修煉者自身生理條件和修煉目的而定。太極拳修煉者年齡、才力天賦、練拳動機等不同,拳架高低就有不同意義。界定拳架高低的適宜性,可變性成分很多,不能一概而論。武術傳統練習重意不重形,是重在打意。前人說太極拳修為“不徒作技藝之末”,是說不單一追求技擊散打,“技藝之末”就是指散手而言。太極拳修為,盤練架子具有長期性、反復性等特點,再加上呼吸、身心、內外等諸方面要求,很像修道人長年累月地苦苦修行,也近似於道教內煉金丹的功法,把練太極拳說成是修煉,此言不虛,是言之有據。不言而喻,太極拳傳統修為是能夠作為技擊格鬥的武技,是可以使人益壽延年不老春的醫技,也是能夠滿足人們超越現世的感情需要的藝技。以中等高度、或較高的姿勢練太極拳,沒有驚奇之處,很平淡;平淡所具有的趣味,像老子所說的“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外觀簡易,很多人都能做到,具有普遍意義;運動量比低架子小,能夠長達100多分鐘持續不間斷地反復練習;平淡的東西缺乏現代審美趣味,太極拳傳統套路的審美趣味,是氣韻生動之美,是內在的修為,現代審美趣味大多是外在的,現代人多不懂、也不以傳統審美為美。
低架子練習太極拳,下肢需要較大的支撐力量;初學者勉強練低架子時,往往易犯上身前俯、低頭彎腰的毛病;有的人甚至終身難改,違背了立身中正、虛領頂勁的基本要求。低架子運動負荷量大,下肢十分緊張,不可能實現節節貫串;還導致上身難以放鬆,往往使上身和面部表情緊張;外行人還以為是精神抖擻,其實是違背了氣斂入骨、中正安舒的基本要求。由於上身緊張,還容易使氣沈丹田式的逆腹式呼吸不能通暢;逆腹式呼吸本來就不是自然的呼吸方法,在上肢十分緊張的狀態下,就更加難以隨勢運氣;不能隨勢運氣、不能氣沈丹田,也更談不上氣遍身軀不稍滯、腹內松靜氣騰然。大運動量的低架子,往往一遍下來,就已氣喘噓噓,不適宜長時間練習;“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低架子所需要的生理指標高,不具備運動形式的反復連續性,因此也缺乏廣泛地適應性。
太極拳修煉內容除盤架子外,還有推手、散手技擊等;對於後二者來說,步幅是否拉大,腿是否控高,就不十分重要。“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在瞬息萬變的技擊格鬥中,容不得雙方把腿緩緩抬高;“用腿三分虛”,把腿抬得過高反而容易讓對手得機得勢。太極拳把盤架子只當作修煉的一部分,可以高練也可以低練,低架子是增長下肢力量的輔助性修煉;馮志強先生就以為下肢過於低容易截氣,不主張把架子練得太低;低架子宜慢不易快,在散打技擊中僅慢練則不可能取勝。遊戲是人類的天性,散打技擊是一種趣味性極高的對抗性遊戲,脫離了散打技擊的太極拳修煉了無趣味,違背了人類在技擊中遊戲的天性;中、高架既適宜快練、也可以慢練,也適宜養生、散打技擊;西方的拳擊訓練,就沒有很多低姿勢,格鬥也很少會在低姿勢下進行。太極拳對於人的體能分配,就像金字塔一樣,是個穩固直立的等腰三角形,站樁、低架子練習都是為了穩固下盤。
像演員一樣,現代專業太極拳運動員訓練的一切目的,都是為比賽、表演給觀眾和裁判看;以觀眾和裁判為物件的競賽套路,是外在的修為,不必強調“虛領頂勁,氣沈丹田”,更不需要呼吸與動作的結合。太極拳現代套路表演是觀賞性的審美趣味,就要十分講究外在的身體造型。造型空間可塑性範圍愈大,運動員表現空間範圍也就愈大,表現空間愈大,可容納表現材料也愈多。低架子表現空間大,高架子表現空間小。表演的拳架適宜用低架,修煉的拳架適宜用中、高架。太極拳在很低姿勢中進行的動作並不多,把架子拉低,主要是靠把身體的重心極力接近地面,仆步、跌叉是低架子的極限;低架子的反向是高抬腿,高抬腿極限是“朝天蹬”,是難度較大的動作,也有較高的造型審美趣味;低姿勢地拉大弓步、仆步、馬步等動作,與高抬腿的分腳、蹬腳、擺腳等動作相映成趣。競賽套路架子拉得很低,腿控得很高,高不拔根,低不鬆懈,要把身體肌肉韌帶拉得很開,才能不背離太極拳規範化要求。許多人做不到這一點,這樣的表演,就會給觀賞者一種驚奇險美之感。太極拳現代套路作為低架子表演,運動量大;表演有時間限制,不能隨心所欲地要快就快、要慢就慢;動作有嚴格地規範化要求,不能自由發揮;太極拳套路競賽和競賽套路的訓練,都是圍繞著競賽規則所進行;太極拳傳統修為在於修內,練拳時有點像禪宗中所說的“風動幡動和尚心不動”;修煉在於己,不必被外物所系,心易靜;表演在於他,要投觀眾所好,心不易靜;太極拳套路原本只是散手技擊的基礎訓練,套路比賽不是傳統所固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