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拳术

创建时间:2016-06-25

不用力而能有力才是太极拳

发表于 2017-02-06 4956 次查看

        是不是“不用力”,这是横亘于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之间的一条分水岭。现在练太极拳的人分为两部分,大部分的人坦言是用力的,这种太极拳动作再规范、再到位、再标准、再美观也不可能是太极拳,因为这种“用力”周密地说就是“局部主动的用力”,而无可辩驳的是局部有多少主动的用力就有多少的肌肉与关节紧张,而肌肉与关节紧张就不可能是放松,就不可能有使人“终不得力”等效果,因而就不可能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健身效果与一般舞操也毫无区别,那么,这样的拳怎么可以认为是太极拳呢?

        那么,练拳“不用力”了是不是就是太极拳了呢?

        杨澄甫先生在由董英杰先生执笔的《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指明法》中指出:“用劲不对,不用力不对,绵而有刚对。”按照一般的概念,“劲”、“力”与“气”都可以表示人体力量,而《杨氏老谱》与近代绝大多数太极拳家用“力”表示局部主动的骨杠杆性质的力量,认为这是太极拳所要消除的力;而用“劲”与“气”表示由脚而始向上传递的波浪形的力量,认为这是太极拳所要追求的力,当然这只是一家的术语而已。其实,这种表示法的概念中所谓的“力”只是指狭义的“力”,不是指广义的“力”;这种表示法的概念仍然认为狭义的无论是“力”、“劲”和“气”都是属于广义之“力”的。如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术十要》在对“用意不用力”的解释中所说的“不用力何以能长力”,这一句中前一个“力”指的无疑就是《杨氏老谱》所说的狭义的“力”,而后一个“力”指的却是广义的“力”,其实是指这一段后面所说的“真正内劲”。《太极拳使用法》中的这句话显然反映了《杨氏老谱》所反映的这一家的术语当时还没有被这一家完全普遍确定使用。因此,正确地理解这段话,应该将这段话中的“劲”理解为《杨氏老谱》所说的狭义的“力”,将“力”理解为《杨氏老谱》所说的狭义的“气”与“劲”。而如果不分广义与狭义地说,那么,《太极拳使用法》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用力”和“不用力”对于太极拳而言都是错误的,也就是都不属于太极拳。因为太极拳必须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绵而有刚”的。这“绵”就是表示局部由于不主动用力而形成的松柔绵软,而这“刚”就是表示“劲”与“气”之力量。因此,“绵而有刚”就是太极拳的特性,也可以说成是“不用力而有力”。

        因为语言属于表示事物的第二信号,并不是事物本身。语言所表示的概念如语言学家帕默尔在《语言学概论》中所说是属于粗略的暗示而已。而每个人暗示的形成又必须依赖自己的亲身经验,每个人的经验往往不完全相同,因而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同一概念词语的具体理解往往会有差异,对于“用力”也是如此。现在练太极拳的人中声称自己不用力者其实不一定没有用力,有的只是使用自己所感觉很小的力,又把这种情况当作是“不用力”。那么是不是真的有人练拳“不用力”呢?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