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是东方最古老最高的文化。「太极拳」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传统的人文体育运动。可以祛病强身,可以御侮制敌,可以益寿延年,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众民之喜爱。
早年我是一个学社会科学的青年,怎样会喜爱上「太极拳」运动?是因为当年患了「肺气肿」病━又称气称气胸。住院二月,身体已臻极度衰弱程度,经中医师介绍我学「太极拳」,病体逐渐痊愈,身体日益健康,如此年复一年,「太极拳」便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使我喜爱上他了。
人为什么会生病,工作太劳累,精神压力亦有关。四十七、八年,我在陆军供应司令部当主任军事检察官,由于该部下辖财务、经理等八大署,军法业务十分繁忙,每天从早到晚,不是开庭、就是阅卷,还要应付外来的干扰,稍有不慎,极易陷入深渊,我的病就在这种劳累、紧张、焦躁的情形下产生的。「太极拳」动作的「敬、静、定、松、柔、圆、慢、匀、整」九字要诀,就是治愈「劳累」、「紧张」、「焦躁」的特效药。
「上工治未病」,我们的老祖宗,一直都是主张「预防医学」的,如果生病了,要送医治疗或动手术,那是不得已的下下之策。何况「医」、「药」问题,不是一般人民所易负担的,所以历代先圣先贤,便有所谓「气疗」、「食疗」,「自然疗法」、「整体治疗」,其方法不外乎「吐纳」、「按摩」「五禽戏」「八段锦」「小九天」「十三势」等,其动作重「松、柔、慢」,其呼吸重「长、匀、细」。跟现在西方的「有氧运动」、「细胞运动」一样。着眼于养生,重视于预防,是松弛身心治疗时代病的最好方法,难怪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太极拳的世纪。
我从学「太极拳」开始到我教「太极拳」,耳朵听到的与口中所说的都是一个「松」字。「松、松、松,要全身放松,要松透」。究竟要怎样才算是「松」,才算是「全身放松」、才算是「松透」?练「松」的秘诀为何?二月二十六日本会学术研究会假复兴南路二段一五七号斯美大厦顶楼举行学术研究会,请宋志坚老师专题讲演,他报告「传统松柔拳法兴衰变革三百年」。虽然分为三个时代说明应向虚实、动静、刚柔三方面发展,但他特别强调的还是一个「松」字。出席会议的沈德辅先生特别检出「太极拳研究专集」第五十六期郑曼青老师论述「太极拳学术研究会五周年之一瞥」一文,其结论是「惟有松之一字,可说是太极拳之秘要」。我在六十九年写了一篇「论松」的文章,曾在专集发表并汇载于「论太极拳」书中,虽然说明「自然就是松」、「不顶就是松」,但是「松」的秘诀何在,还是没有说出来。
最近几年来我没有从事教拳工作,有时间自己慢慢在练,一式一式揣摩「松柔」的问题,发现每一式都有「起、承、转、合」。上一式到下一式还是有「起、承、转、合」。而且这「起、承、转、合」都是渐变的,即一动就有「沉」的意思与动作,不「沉」便不能「稳」,不「稳」便不能「松」。可知沉、稳与松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
十三势行功心解「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发劲须沉着松净,专注一方」。什么叫「沉着」?指「沉稳着实」言。我们老祖宗发明太极拳,其目的有二,一为养生,一为制敌。养生就要注意练体,制敌就要注意练用。不管练体或练用,都要注意「沉稳着实」,十三势、势势如此,六十四式,式式亦如此。比如右金鸡独立,左脚下沉一分,右脚就要上提一分,左脚下沉二分,右脚就上提二分,左脚下沉三分,右脚就上提三分,......,左脚下沉九分,右脚就上提九分,左脚完全下沉,右手应随右脚上提而向上,这一下一上,一沉一起,是缓慢的,是匀称的,这才稳当,这才稳当。如果左脚下沉一分,右脚上起二分,你就可能站立不稳,如果左脚下沉三分,右脚上提六分,你就可能要跌倒。这就是匀字的秘诀,「过与不及」都不可以。当你打拳时能够势势沉稳着实,你就能将气运上泥丸,敛入脊骨,自然身体强健。如果你要发人,也要沉稳着实,全身松透,蓄而后发,方可应手即仆。假如你自己都站不稳,那里还有能力去发人?俗语说「先求稳定,再求发展」。向恺然先生说「十三势以中定为主,掤等十二势为辅,有中定然后有一切势,一切势皆不能离乎中定」。沉稳之重要可以知之。
太极拳论「气沉丹田」。这是打太极拳的人都时常念着一句话。什么叫丹田?丹田在那里?为什么要气沉丹田?丹田在人之下腹部,位居人体中心,为呼吸之门,性命之元、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络之根,所以养生家重视丹田之气的锻炼,打太极拳动作要慢,就是配合呼吸务使气沉丹田。久而久之,丹田之气充实旺盛,可以产生一种弹力。老子说「虚心实腹」。腹实了就是人的下部稳定了,心虚了就是人的上部空虚了。下实上虚就像一个不倒翁,任你怎么推他,他都不会倒下的。人的气血是周身循环在流动的,寅卯时气血在上,便变成上重下轻,如果稍不注意,抬腿稍高,就会摔倒,所以早上三至七时人最容易出事,老师叫你气沉丹田,就是教你随时要注意虚心实腹,习惯成自然,有名师在旁指导,你什么时侯都可以练功,绝对没有时间之设限。
杨澄甫太极拳十要之五是「沉肩垂肘」。称沉肩,指肩松开下垂,肩若不能松垂,便会上耸、两肩端起,气亦随之上浮,不惟手臂不能松柔灵活,即全身亦陷于僵滞,肩关节能够松开下沉,气即随下降,这是气沉丹田重要工夫。称垂肘,指肘应自然弯曲松垂,不可扬吊或僵直,因为垂肘不但加强了坐腕的作用,尤其完成了全身的松柔。这是练太极拳松柔的重要步骤,也可以说是化发自然的奇技妙诀。郑曼青老师说「能松透,即是沉」。又说「沉与松,原是一事」。所以有的人说「沉肩墬肘」为「松肩垂肘」。松字诀就是沉字诀。
综合而言,太极拳在外表看来是慢吞吞,软绵绵,斯斯文文,随随便便,而其内在的行动却是一点也不能马虎的。「一动必沉」、「一沉便松」,「沉是松的功夫」,「松是沉的玄妙」,完全是「意」在指挥。一套「十三势」,从开始至合太极,心意始终在套路上,从无间断,不论下沉十分之一........十分之九,或上浮十分之一........十分之九,都是心意在操纵,这就是「中国功夫」。功夫是要慢慢练的,开始练时,慢慢由高而低,再慢慢由低而高,反复演练,练到十分纯熟时,意高就高,意低就低。意远就远,意近就近,意一动就有沉松,沉到什么程度,松到什么程度,完全依据你的体力与需求来决定。正因为太极拳是一门功夫,而且是一门极高的功夫,所以急不得,躁不得,必须循序渐进,依照老师的指导,天天继续不断的练,自然练出功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