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讲透彻太极拳的道理(二)——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18-06-03 3055 次查看

        拳论有云‘练身不练手’诸位知道为什么练身而不去练手?那为什么不去练腿而练身呢?这就是本源:因为劲起于蹬腿‘不是丹田’主宰于腰‘只是主宰即丹田作用’而行于手指,正所谓练腿不练身,练身不练手,练手不练心,劲能传至,可随心而欲,有意无意劲力至,还练心干嘛?

        太极拳的过程:由松入柔,得柔即得刚,意念所指劲力所至。欲松不松即可松,求刚不刚刚可成,有意无意劲力至,有道无道大道时。明者自明,不明者说了你也不明白。

        我只是从最简单的道理入手,豁然明白,就比如力量,人体就是人体,太极拳更像把人体练成了外面包布钢鞭,骨节由筋连接起来,脚是鞭柄,发力处是鞭稍,劲力一抖,就传过去了,鞭子虽软,伤人是鞭头,不是鞭绳,你打别人用手打人,其实不是用手,手是鞭头,臂是鞭绳,身子是鞭柄,鞭头伤人,把脚看成鞭柄,身子各处看成鞭头又何尝不可呢?

        只要你严格执行:势走螺旋,力从足发,节节贯串,周身一家,就能体会到每一式都是在内外缠绕。但这只是形式,太极拳的精华最后还是要落在击败对手上的。不论是动中静还是静中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震脚把对手脚骨震碎。其他都是虚的。

        太极拳只是我们中华武术的一个拳种,她是武术,不是气功,更不是玄学。

        推手不是争胜用的,是喂劲用的。如果推手争胜反倒容易练偏,对于实战没什么好处。推手也就是一个辅助训练,没有也无妨。拳,关键还是实战。

        太极拳是武术,当然就不是气功。但是不能说没有气功,经络,之类的内容。我反对讲气不是因为没有,是因为说不清楚,容易造成误解,误导他人。但是我也没有说道任何气的内容。我说得到的是丹田内部的搓摩,过去没有现在练拳有了,这个效应能让我在肚子里打拳,仅此而已,根本没有什么新鲜的、玄的东西。我相信只要架子对,注意全身缠丝,大家都能达到,没有达到是因为全身缠丝不完整。缠丝贯通了,自然在丹田部位产生搓摩运动,逐渐你能靠意识控制。就像1+1=2那么简单,怎么会玄呢?

        练拳你管他中正干嘛,拳只要能打人,不中正反而会更好,蓄而待发,太极拳是松中求紧拳,柔中求刚拳,守中求攻拳,阴阳转换拳,慢练快打拳,开合白骨拳,打架说白了本质就是骨头碰骨头,看谁的骨头更硬,当然我可以用骨头打你骨头软的地方(鼻子,肋骨等),打你没骨头的地方,哪没骨头,眼,肚子,裆(嘿嘿)。大家仔细想想看,你手里拿个棍子去打人,你说是棍子打人,还是你的手在打人?其实不是手也不是棍,而是劲力在打人,是劲力通过手和棍在打人,你的头脑命令脚蹬地,蹬地生力,传至腿→身子→胳膊→手→棍→被击打人身上。(两点一线,这个就是用力的技巧,不明说了,太极八法劲都符合这东西)劲起于蹬地,主宰于腰,行于全身。其实这个很对,只是有点片面,我想问一下,手指伸展有劲力没?胳膊伸展呢?那身子呢?腿呢?力蓄于筋,来源就很多了,你呼吸用力吗?你的牙齿咬东西不用蹬地吧,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丹田(暂且这么说)他为啥重要呢,人体经脉,能量通道,内脏,等等是链接上身和下身的中枢,正是由于他的重要作用,才会使肚皮上的肌肉很发达(不仅仅是腹肌)这些肌肉各个方向的都有,而且肌肉纤维细长,收缩性很好,一定程度在开合方面蓄很多的力。

        将一罐水端到炉子上,一会儿水开了成水蒸气.将一罐水放进冰箱里,一会儿水结成了冰.无论水变成了气体还是固体,都有一个能量(在这里是热量)积聚和能量释放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事物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积累了一定的量,才能跃升为一定的质。

        太极拳有个时间效应,也就是说练习太极拳也必须有个时间保证.杨澄甫是根据几代人的实践精心编制了一套杨式太极拳.虽然在一套太极拳中姿势有重复,但这是必须的.这是要达到锻炼效果的数量保证,是不能削减和简化的.如果将其削减和简化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水仍然是水,尽管放在炉子上加热,火候不到仍然不会变成汽.同样放在冰箱中的水,如果时间不足也无法变成冰.完成一套杨式太极拳从起势到收势应该在30分钟左右.如果当天只练一次则时间应略为加长.如果当天练习两次,则第二次时间自然会有所缩短.因为经过第一次锻炼之后,肌肉和关节都已适应了运动状态.同样的道理,一日练习三次,则第三次的时间会更短。

        满足了时间条件后,还应当满足质量条件.所谓质量条件就是姿势要尽可能地正确.姿势正确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模仿正确,第二是理解正确.有人称太极拳为内功,许多东西不是依靠外形模仿而能达到的。

        练习太极拳最好能达到微量出汗,微量出汗为最佳状态.太极拳动作均匀,速度均匀.运动量也均匀,随着运动量的累计出汗也均匀。利用太极拳进行一次皮肤的排泄,发挥皮肤排泄的功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长期练习太极拳的人,皮肤既清洁又有光泽。人们说气色很好,这就是太极拳的美容功能。要注意出汗后的保暖和干燥,避免汗液蒸发吸收热量而着凉。太极拳中有句名言叫做"牵动四两拨千斤"。这只是太极拳的一个方面,是太极拳的技巧。太极拳的另一个方面是力量,综合应用人体的力量。拳经曰:"其根在足,发于腿,主宰在腰,形于手指"。用物理学的语言来讲就是脚为支点,腿为力点,腰为控制点,手为作用点这样一幅发力图。

        尽管人体重心位置会随着运动姿势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人体结构的对称性和太极拳对称平衡的理念始终将人体的重心保持在腰部。太极拳就是以腰为运动中心的平动和转动的组合。转动以重心为圆心,平动以重心为中心,以重心为轴心。自身运动时不需要克服自身重力所产生的力矩,动作显得轻松灵活。受到反作用力时会产生最大的平衡力矩以保持自身的稳定。

        在平时锻炼时,如何来确定你的姿势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用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来判定,你的姿势发力是否遵循这条太极拳力量的传递途径。方法是在作用点上,即你的手上逆作用力方向施加一个反作用力。如果你感到肩部受力,那你就是肩部发力,如果你感到腰部受力,那就是腰部在发力,如果你感到脚跟受力,你就成功了,你全身都统一起来了。你能够调动全身的力量,力量形成了一个整体,发力时能够将全身的力量集中到一点,受力时,能够将所受之力分散到全身,达到了太极拳的要求。

        太极拳是依靠结构将全身的力量组合起来形成合力.因此姿势很重要,精确度要很高,反之常常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推手

        双人推手是太极拳的补充和深化。太极拳是单独练习的基本功,推手是拳艺的互相交流和切磋琢磨。虽然推手仅是绷,捋,挤,按四个姿势的反复循环。但是太极拳的功夫全部可以融化进去,并且衍生出许多锻炼内容。

        有了感觉之后就是理解,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渐获取对力的认识.感受通过接触点力的作用,进而懂得力的意图,力的分布,力的变化,自身的不足和对方的缺陷,滋生"知己知彼"的能力。这就是懂劲,接下去就是变化.在双方互相力的作用下,锻炼自身力量的分散,集中和转移.让全身活起来像舞蹈演员一样,身体每一点都会动。一旦受力凭借锻炼出来的皮肤知觉和身体活动能力,立即将力量分散,转移,逃逸,让对方落空。太极拳不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正面冲突对抗式,而是"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沓"。就是说,左面受力左面就撤退,右面发起进攻。右面受力,右面就撤退,左面发起进攻。功夫精湛训练有素者更是运用力偶的原理,将受力通过旋转回击到对方去,这就是太极拳的化劲。

        推手还可以用来锻炼发力和受力。锻炼发力时组织合力将全身力量集中于一点,一个方向。受力时保持姿势不变,将对方的力转化为自身弹跳出局的功,受力而不受伤。在外力作用下,弹跳是一种振动,它帮助你体内的力量分散和放松,对练功夫,练身体都有很大的好处。如同母亲喂育婴儿,故太极拳中称作喂劲。

        首先是培养听劲.所谓听劲就是锻炼皮肤对力的感受。人体的皮肤包裹全身是面积最大的感觉器官,对触觉,冷热,干湿,痛痒反应灵敏。皮肤有很大的能耐,中医就是通过对皮肤的按摩,推拿,针灸,拔火罐等方法达到治疗的目的。推手用力的作用提高皮肤的机能,增加皮肤的敏感性。推手同时投入视觉和触觉两个感觉器官,对神经系统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推手要求与对方始终保持接触.你进我退,你退我进,锻炼维持接触点的压强恒定不变,这就是太极拳的黏劲。黏劲获得了接触点。接触点既是触觉感受信息的来源,又是可以施加力量,破坏对方姿势或实施控制的地方,还可以用作发力时的进攻点。太极拳就好像一个车轮,尽管车轮前进,后退,左转,右拐奔跑万里,但是它的力量始终来自轴心.车轮的外缘与轴心相对静止。太极拳也是这样尽管手舞足蹈,但是它的中心在于腰。腰始终是它动作的源泉。腰与四肢基本相对静止,维持车轮的形状不变。维持腰与手肢基本相对静止。这就是太极拳的绷劲。绷劲是维持形状的力量,是维持结构的力量,就好像捏鸡蛋不碎,因为蛋壳有抗力。

        身体会活动变化很重要,身体只要稍微活动变化一下,接触点就移动了,这不仅破坏了对方的发力姿势,使发力大打折扣而且改变了力的方向,自身所受的也只是一个分力了。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