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太极拳要返璞归真——太极拳自学教程

发表于 01-16 693 次查看

        一、确定参照物
        在传承太极拳的过程中,随着太极拳普及度的提高,随着信息交流的便捷,随着各种拳术之间取长补短,太极拳术与其他拳术一样,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在逐渐州增多。现在练习太极拳的人,对如何练太极拳有了更多的探讨。其中,有更加具体化的,有所创新的,不可否认,同时肯定也有偏离,无意地人为设障,使原本简单直白的道理变得复杂化的。问题的要害是,我们很难界定谁是谁非。发现问题总得解决,如果界定困难,那么只有抓住最本质的东西。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呢?在哪里呢?人们更多的是遵循王宗岳和武禹襄的太极拳理论。如此,我们暂且约定王宗岳和武禹襄的太极拳理论是正确科学的,以此为参照物、为标准。
        二、名家也并不一致
        教学生练拳,师傅在教学过程中前后说法不一,是很常见的。太极拳名家谈太极拳,前后说法不一,甚至矛盾、难圆其说的现象也是司空见惯的。不同派别的太极拳家谈太极拳,差异就更多,甚至还互相冲突。内功拳家谈练内功拳,差异和冲突还要大。
        如打太极拳套路的时候,架子高点好还是低些好;行拳速度慢些好还是快点好;动作配合呼吸好还是不配合呼吸好;静如山岳沉稳好还是有节奏感韵味十足好;如在水中有阻力好还是活活泼泼如风吹杨柳好;对每个动作攻防想象好还是不做好;意守穴位注意气感好还是不意守好等等。这些讨论至少说明,哪种练习方法效果最好练习者心中不是很有数,在练拳的枝节上,大家都一边在练一边还在探索求证。
        1、轻与重
        马岳梁:太极拳中的“轻”,不能用单纯不用力来解释。轻是相对于重而言的。太极拳经中说“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虚”,轻就是不能用“爆发力”,其次是避免双重。轻也可作“柔”的解释,“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就是说明轻的灵活性,轻也不是松懈,松懈和爆发力均为太极拳大忌。
        这里有两个信息,一个是“轻”,一个是“爆发力为太极拳大忌”。
        孙剑云:先父常说,郝为真先生谈练太极拳有三层意境,初练时,如身在水中,两足踏地,动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层则如身在水中,两足浮起,如泅者浮游水中,能自如运动。第三层则身体轻灵,两足如在水面上行走,临渊履冰,神气内敛,不敢有丝毫散乱,则此拳成矣。
        看得出,有轻有重。
        郝月如:全身好似气球,气势贵腾挪,身体有如悬空。
        看得出,也是个轻。
        王芗斋:习健舞之先决条件则须达于四如境界,即能体整如铸、身如灌铅……
        看得出,四如境界时,体整如铸、身如灌铅,重得很。
        2、招与无招
        在练太极拳套路时,对每动是否要做攻防想象,也是认识不一。
        陈微明:许君禹生所作太极拳势图解,每式之后,均附以应用,甚为详细。余曾叩之杨澄甫先生云:太极拳术若将散手用法加入,则更备矣。先生日:太极拳散手随机应变,无一定法。若会听劲,则闻一知百;若不会听劲,虽知多法,亦用不好。故余所著之书,未将散手加入也。
        郝月如: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
        陈正雷:练身不练招。
        徐致一:我们对于每一个动作的一虚一实或者一张一弛,都需要把它的技击作用或者健身作用,用意识去想象它,甚至在想象中加以夸大。
        王芗斋:“所谓某式生某力之说及某法可以克某拳之功,此真大言欺人,恐云此者,对于拳学认识尚远。”“拳术锻炼如果只着眼于技击的技术和技巧,只偏于某一姿势或某一招式的刻板方法,就会背离拳术的总体要求。…‘他如方法巧妙以制敌,那更是要任何方法不许有,要是有了人造的方法参杂其问,可就把万变无穷的本能妙用丢绝了。…‘动作时,在形式方面不论单出双回,齐出,独进,横走,竖撞,互斜互争……更不许有轻重方向之感。”
        向恺然:不得和练外家拳一样想象,某手系如何使用,攻击敌何部,应如何发出,方为得力。此类想象,为练他种拳术时所不可少,惟练太极拳则万不宜有此。在一趟架式中,就原来不曾分出某手系如何攻击,如何招架。可以说全体没有攻击和招架方法,也可以说全体皆是攻击和招架的方法。无论头脑如何细密之人,欲从一趟架式中,分析出如何攻击,如何招架,必是挂一漏万,是不啻将攻击招架方法的范围缩小。
        这是向恺然给吴氏太极拳宗师吴公藻《太极拳讲义》一书所作的序中的一段话。按常理,吴氏是应该赞同这种观点的。
        我师父洪涤怀是吴鉴泉入室弟子,上世纪30年代,在湖南长沙,吴氏一家有一段时间都住在我师父家。日本飞机来轰炸,他们避进树林里,一放下细软便又推起手来。上世纪80年代初,师弟吴公藻为出《太极拳讲义》一书,从香港寄来邀请函,请我师父赴港帮助出书。因历史原因曾受不公正待遇及师父已80多岁(1998年3月去世,享年99岁),最终未能成此行。:1986年,师傅的论文《太极拳渊流考》在全国体育史学术论文报告会上宣读。他演练的拳架和推手被拍成录像片,存入国家体委资料档案中。我们同学中有不少人经常到上海向吴英华、马岳梁老师学太极拳,虽属同门,马老师的教习与洪老师却不尽相同,马老师在教推手时夹些招式。洪老师说,吴老师没有教过他招式。
        1988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太极拳全书》,将传统陈、杨、吴、武、孙五式太极拳套路尽数编人,除孙式太极拳个别式子有动作用法说明外,其余四式皆无用法说明。
        3、动作要否配合呼吸
        杨澄甫:口呼鼻吸,任其自然。有个人在练拳时口呼鼻吸,几年下来口呼成习惯,十米内都能听到响声,且响声日增。练太极拳的人都是鼻呼鼻吸,很少有口呼鼻吸的。我想,杨师的口呼鼻吸极有可能是另有所指。有些形意拳家也讲过口呼鼻吸。
        孙剑云:口要虚合,舌抵上腭,用鼻呼吸;所谓气沉丹田,就是指深长之腹式呼吸。但切勿用力往下压气,一定要使呼吸纯任自然。
        陈鑫:打拳以调养气血,呼吸顺其自然。郝月如: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 力使气,是即太极拳呼吸之道也(此中所说“呼吸”专指太极拳的“开、合、蓄、发”而言,与吾人平常呼吸不同,请读者不要误会。郝少如注。)
        徐致一: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必须利用动作去影响呼吸,使呼吸也成为一个运动,方能在完整的运动中取得更高的健身效果。
        马岳粱也有类似徐致一的讲法。我师傅洪老师还在的时候,我问过:“为什么有些人要讲呼吸配合动作呢?”老师说:“吴老师从来没有讲过要如何呼吸。”经典拳论里确实没有要如何呼吸的指示,可能呼吸顺其自然,没有必要讲的缘故吧。两人放对,有效击中和不被击中都是不容易的,谁还顾得及动作与呼吸的配合呢,只有调节呼吸,让体力和节奏保持从容不迫的过程。
        三、法无定法
        1、理解不同
        同一字词,不同的人有不尽相同的理解。
        马岳梁:“松懈和爆发力均为太极拳大忌。”按一般人的见识,凡对抗技击时没有不施爆发力的,太极拳在用于散手时也是如此。与马老师推过手的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只要他来精神,我们很难站得稳,他只用“四两拨千斤”中的一个字“拨”,拨确实是不用爆发力。我师傅讲,吴公藻来了精神,对手也是很难站得稳,他也是只用“四两拨千斤”中的一个“拨”字。
        李亦畲:“人一挨我,我不动彼丝毫,趋势而入,接定彼劲,彼自跌出。”此情此景也无需用爆发力。
        王芗斋:“发力不是注重击出没有击出,击中没击中,是要看自己本身发动的力量,是不是有了前后,左右,上下的平衡,均整,具体,螺旋的错综力量和无往不浪的力量,是不是轻松,准确,慢中快的惰性力。”内功拳的发力具有较强的渗透性,作用力的接触点、面不觉得痛,内里有渗透痛,这可能跟内功拳的发力“慢中快的惰性力”有关系。意念深远的“慢中快的惰性力”发力,与一般武术常见的J爆发力是不同的,从力学角度,力的作用I时间长是其原因之一。腹部开石表演,一锤抡下石开,表演者没有感觉,因为能量被石板吸收,击打力没有渗透到腹部。如果让一个成年人的体重,落到石板上,这时表演者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力的作用渗透到表演者腹部了。内功拳高手视爆发力为太极拳之大忌是有他的理解的。
        郝月如:“全身好似气球,气势贵腾挪,身体有如悬空。”马岳梁十分推崇“轻”。王芗斋:“习健舞之先决条件则须达于四如境叫界,即能体 整如铸、身如灌铅……”轻好还是重好?内功拳、太极拳需要轻灵功夫,也需要沉着功夫。这两种功夫一般是分开练,练有相当时日深有体会后,也可合在一起练,比如可使四肢轻,躯干重。
        2、无关大局
        练太极拳套路时如果心中烦躁就会练不下去,如果没有兴趣也会坚持不下来。太极拳套路的练习,其技击作用和它的健身作用是成正比的,健身作用又是和它的兴趣成正比的。那么,如何来提高练拳时的兴趣呢?
        方法很多,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性.即心有所依。什么叫心有所依呢?就是用意不用力中的“意”的内容要具体可操作。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体外生力,体验肢体在运动中的阻力;四肢轻轻地运行,绵软不生硬;对每动作攻防想象;利用动作去影响呼吸,让呼吸也成为一种运动;意念某穴;在意气感等等。这其中的“对每动作攻防想象;利用动作去影响呼吸,让呼吸也成为一种运动;意念某穴;在意气感”较有争论,如何正确对待呢?
        如在做某一动时总感不顺,如果加上该动的攻防想象,情况就会有所改变;在做某一动时总感站得不太稳不得力,如果加上该动意存某穴,情况就会有所改变;呼吸配合动作,得力感觉和不得力感觉对比较强。但是,对每动作攻防想象,则针 性、方向性、局限性较强,僵硬度增高,柔度减弱。其他的也都有类似的不同的副作 用。对每动作攻防想象等此类较有争论的内容,偶尔为之即可,不能太当真。把其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是不恰当的。
        一般的练习者,可以是什么存想最有兴趣就做什么样的存想。
        太极拳术是由套路、推手、断手、散手I组成。检验太极拳功夫是通过散手,套路、推手、断手都不能令人信服的说明你的技击功夫。太极拳技击功夫的获得,主要靠科学的推手方法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体能训练,套路的作用次之。正因为套路的f作用次之,所以在练习套路时,不管是何派,不管是传统套路还是国家标准的竞赛套路,都一样,意作何种存想,虽对技击作用有影响,但却是无关大局。
        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没有套路也行,大成拳就没有套路,取而代之的是站桩、试力和健舞。我练传统吴式套路二十年,当看到国标吴式竞赛套路结合了北派王茂斋南派吴鉴泉的传统套路,很美,从我做起,和我的学生一I起买来VcD、书,学会了国标吴式。现在我和我的学生练得都是各式国标竞赛套路。国标竞赛套路是由名家反复推敲定下的,几乎没有着招用法说明,没有动作配合呼吸说明,没有对气感的追求,对穴位的存想等等。作为权威和标准,我认为这是慎重的。
        从技击与健身角度考量太极拳套路,动作准确与否对技击和健身是没有影响的。太极拳传承只不过是几百年时间,就已衍生为陈、杨、武、吴、孙式等等,诸式套4路动作差别很大,谁家动作为准确?谁家动作是不准确?而事实上有影响的只是身法要求,诸家身法要求是相同的。动作准确与否对技击和健身虽然是没有影响,但从可比较、传习角度考量,动作必须要规范要统一标准,陈式有陈式的规范标准,吴式有吴式的规范标准。如果没有规范没l有统一标准,不管是哪一式太极拳,以后都不可避免地会衍生出许多来,各自为政自封正宗,让后来者无所适从。国标竞赛套路应该成为权威套路。
        3、过甚其词
        在自由搏击天地里,至少在中国,现代散手为最强。在现代散手擂台赛场上,传统武术几乎没有位置。这里有许多原因,但也不乏让人反思的东西。太极拳者、大成拳者常说自己发力“巨大”,巨大不巨大可以计量,大于拳击者想必不多吧?尽管内功拳发力与外功拳发力不尽相同。散手中,踢摔拿一齐来,如果执意发劲抛掷,执著地寻找发劲机会,那是不现实的,偶尔有个发劲机会,让你发劲成功,极量有可能同时你已遭受到得不偿失的打击,不划算。太极拳术让世人津津乐道,不是它的发劲。太极拳术中的套路、推手,老少皆宜,其健身、娱乐功能独树一帜;太极散手别具一格,其以弱胜强功能无与伦比。
        4、抓住主要东西
        太极拳套路练习要用意不用力,现在,意的内容越讲越多,越讲越细,越讲越复杂,越讲越玄虚。太多了会让人无所适从。我教学生用意:“傻”三年(无意)、悟三年(专心用意)、化三年(由有意渐返无意)。开始练的时候就是动作规范不用力,没有太多的讲究。几年后,各种身法上身习惯成自然后,就是轻、平静、详和,更是没有太多的讲究。专心用意用什么意呢?王宗岳、武禹襄拳论中讲到的,可以用,没有讲到的就不要去用,够多了。任何艺术到了极致,都讲究“返璞归真……‘取法自然”。直白、简单的,一般都是好东西。玄虚、神秘兮兮,让人一头雾水的,一边去。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