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张全亮:内和外是对立统一的——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01-03 353 次查看

        中国武术都重视”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筋骨皮好理解,是肢体的柔韧性、抗击打能力、灵活性等等。“内练一口气”则不好理解。其实,这种说法就是阴阳两个方面:没有外就没有内,没有内也就没有外。外在的形体强壮,肢体灵活,就反映了内在的内气充足。如果内气很弱,就谈不到肢体的灵活,也谈不到抗击打、力量等。所以,内外是对立统一的。外家拳实际是通过外练的方法来培养内气,用外壮促使内壮。内家拳则是通过内练经络、气血,来促使外部肢体的强壮。内和外,是相互依存、互相结合的。因此,外家拳以外练为主,内气从之,虽然注重外形练习,但是没有内在的东西是不行的;内家拳以内气、内意的锻炼为主,外形从之,但是,没有外形的动作也是不行的。
        气,一个是指呼吸之气.另一个是指内气。呼吸之气在人降生后是须臾不可离开的。人体素质的提高.呼吸功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人的运动能力,与肺活量(或者是呼吸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武术运动就是通过站桩、套路训练等形式,提高肺活量,增加呼吸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太极拳、八卦掌等内家拳都强调气沉丹田,实际就是腹式呼吸。这种运动形式能提高呼吸功能,扩大肺活量。另外,通过这种深长的呼吸,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气血周流,排出废物,促进新陈代谢。所以.所谓气.首先是呼吸之气。多练深呼吸,就能提高你的身体素质,增进身体健康。
        而内气,是体内气血运行的感觉。随着呼吸之气,体内经络血脉中会有一种动态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内气。通过太极拳等拳法的练习,长时间进行深呼吸锻炼,人能够体会体内有一种内气的流动,或者是劲力的流动。比如:劲力从脚到腰,到肩肘、到手的感觉,就是通过练习太极拳套路,长时间地体悟得到的感觉。而在练习中,意念和内气的流动合为一体,所以叫“以意导气”。也就是,通过意念能够体会到内气的存在,能够引导内气的运行。实际上,内气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一种能量流。内气聚集大了,能量大了,你就能感觉到。练拳的时候.要用意不用力.目的就是要调动内气、培植内气、积蓄内气。武术的发力,不仅仅是肢体的力量,还有意、气、力整体配合的问题。因此,练习太极拳,一个是培植内气的能量,另一个就是如何去调动内气,使用内气。内气充足的时候,意念一想丹田,人就能够动起来,人体的动作完全是按照内气的运动来走,内气走到哪儿,肢体就可以运动到哪儿;内气怎么走,肢体就怎么运动。这种能量,是通过长时间的练拳实践,加上深呼吸、站桩养气等功法练习,培植出来的,这就是内气。
        内气的作用,就是以内壮外,促进身体健康。武术外在的灵敏性、抗击打能力等.都是靠内在气血支持的。内在气血强盛,身体自然强壮,运动能力、抗击打能力就高。所以,“内练一口气”,是为了加强外在的武术运动能力。不注重内练,就是消耗体力的运动,也就不能滋养身体,长期下去就会损害身体健康。而通过内气修炼,虽然没有偏重外在肢体的运动,可是体力却能慢慢地增长。
        在内气的练习方法上,太极拳讲究静练、慢练。静练、慢练是养气的方法,快练则消耗大,心情也不能平静。所以,练习武术有“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是生生不已之动”的说法。也就是练功时,外形的运动要适当地减少,要多练习内动。练拳要柔和缓慢,用意不用力。如果一用力,就有滞点,就会阻碍内气运行,在技击推手上也会运转不灵活。当然,练习太极拳,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身体条件,选择适当的运动量。年轻的时候可以练习一些发力的动作,但是,中老年以后.就要以养为主,多研究太极拳理论。
        另外.内家拳练习内气还要求“气沉丹田”,还有大小周天等练习方法。但是,在内气练习时,无论是太极拳还是八卦掌,都强调“在意不在气”,也就是说,内气是随着意念在周身流动的,要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还有,站桩训练是培养内气的好方法。无论是练习太极拳还是八卦掌,都可以通过各种桩法,培植内气。站桩时,要意守丹田。意念是种子,意念在哪里,内气就在哪里生根开花。丹田在人体的中下部.意守丹田能够增加人体的稳定性;另外,人的消化、排泄、生殖系统都在腹部,这里是生命的发动机,意守丹田,就能加强生命的动力。丹田是人体的基础,通过丹田内气的锻炼,后天之气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因此,意守丹田就是培元筑基.使内气充足,人就精力旺盛,身体健康。这对健身和技击都是有良好作用的。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